大菱鲆适合南方养殖吗?大菱鲆北鱼南养试验介绍

   大菱鲆,俗称多宝鱼,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由于游动时体态十分优美,宛如水中的蝴蝶,故又称“蝴蝶鱼”。葫芦岛市工厂化大菱鲆养殖是葫芦岛市海水设施渔业养殖的主导品种,受辽参北参南养的启示,通过充分实地考察,2017年~2018年对大菱鲆进行了北鱼南养试验,获得了成功。现小编就将试验情况小结整理如下。

大菱鲆北鱼南养试验小结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时间

   2017年~2018年,具体时间为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历时3个月。

   (二)试验地点与条件

   本试验地点为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水养殖区。该海区为内湾,交通便利,水深适宜,水流缓慢,水质达到国家一类养殖标准。试验期间的水温在10℃~20℃、pH值7.5~8.0,盐度25~28。

   (三)网箱制作

   网箱规格为4.0m×4.0m×2.0m。由于该海区为内湾,水流缓慢,养殖期内风浪较小,为了降低成本,本次试验的网箱框架长4.0m,宽4.0m,高2.5m,就地取材选用直径为10cm~15cm的毛竹;网箱是用网目2a=1.0cm~3.0cm,网幅为5.0m×4.0m或5.0m×5.0m的双向延伸的聚乙烯结节网片缝制而成;浮子选择的是直径40cm,长60cm的圆柱型泡沫;沉子为预制的水泥方砣,大小、重量以网箱大小而定,原则是保证网箱安全,不被水流拖走。

   (四)网箱的安装

   网箱框组装好后先将圆柱型泡沫浮子固定在框架上,要求使网箱框上边高出水面50cm,再将缝制好的网箱连接在框架上,最后将预制的水泥方砣系在箱底四周,并用绳索拉紧固定。需要注意的是新网箱须在鱼入箱前15天下水,目的是使网箱经过浸泡去味,另外使箱体附着一些藻类,这样就可防止鱼入箱后因摩擦箱壁而受损伤。再需要注意的是网箱底部应与水底保持2.0m以上距离。

   (五)网箱的设置

   网箱设置的原则是科学合理,还要便于操作。可单箱设置也可按组设置,视具体情况可单排、双排或多排分布。本次试验采用的是串联双排式,排间距50m以上。网箱设置需要注意如下事项:为了便于水体交换要求网箱排列方向要与水流方向垂直;为防止杂物对网箱造成损坏,可在网箱外围水域设置栅栏。本次试验初始设置了10个网箱。

   (六)苗种选择、运输与投放

   1.苗种选择

   要想养好鱼,必须优良健康的苗种,苗种的选择非常关键。原则上选择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大小适宜,体形正常无畸形,没有损伤、没有鱼病和寄生虫的优质鱼苗。本次试验由于是北南接力养殖,苗种都是250g/尾以上的大规格苗种,葫芦岛地区大菱鲆养殖量大,可挑选范围大,所以挑选容易。本次选择平均尾重为290g/尾,平均体长为22cm/尾,共10000尾大菱鲆苗种。

   2.运输

   由于本次接力养殖两地区相聚近3000公里,苗种规格又大,所以苗种运输也是关键一环。2017年12月13日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一水产养殖公司共选择10000尾大菱鲆。采用的是全程充纯氧的活鱼专用运输车运输。

   3.投放

   大菱鲆苗种经过35个小时抵达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养殖区,运输过程中大菱鲆苗种总计死亡10尾,运输成活率为99.9%。苗种投放时需考虑到大菱鲆苗种对水温变化较敏感,在投放进箱时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2℃为宜,且进箱前要用3%食盐水浸泡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然后分别放入网箱,同时操作要仔细,避免鱼体受伤。

   (七)饵料投喂

   葫芦岛地区大菱鲆幼苗投喂的是冰鲜野杂鱼,所以试验初期也是投喂的冰鲜野杂鱼,后逐渐过度到投喂大菱鲆全价颗粒料。投喂原则是: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喂法是:前期日投喂4次,上、下午各两次;后期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另外,投饵量与次数还应视天气、水质、鱼的摄食状况及时调整。投饵量的分配是上午投60%,下午投40%。

   (八)日常管理

   1.养殖设施定期巡查

   在大菱鲆入箱后,要每天坚持对网箱等养殖设施进行巡查。观察水质、鱼的活动和摄食状况。具体做法是每次巡查时要将网箱四周提起,目的是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发现后及时修补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避免影响鱼的摄食最好不要在大菱鲆摄食时提箱检查。

   2.定期筛选分养、及时更换网箱

   由于大菱鲆生长速度很快,饲养一段时间后,个体间会出现规格差异,为避免两极分化,影响鱼类的生长,应定期筛选分养、及时更换网箱。在筛选分箱操作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大菱鲆体表受伤。

   3.做好养殖记录

   为了便于项目总结和推广,试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非常重要。本次试验在苗种入箱后对水温、水质、投食、用药、死鱼等等方面的情况均做了监测记录工作,同时每15天进行一次生长情况检测。记录见表1。

   表1 养殖期间的体重与体长的测量

大菱鲆北鱼南养试验小结

   (九)病害防治

   本次试验过程中大菱鲆病害防治的原则遵循的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由于本次试验的苗种规格大,挑选严格,养殖区水质好,水温也适宜,再加上整个养殖期预防及时、管理得当,所以试验期内没有大的病害发生。

   二、试验结果

   苗种历经35小时的运输后于12月15日到达养殖区,运输过程死亡10尾,存活9990尾,运输成活率99.9%,说明此次大菱鲆苗种运输方法正确,运输效果较好。经过三个月的养殖,大菱鲆由平均体重从290g/尾增加到689g/尾,净增重399g/尾,达到了商品鱼的规格。共获得大菱鲆商品鱼6676kg,养殖成活率为97%,于3月10日~15日陆续出售。放养及收获的情况见表2。

   表2 放养及收获情况

大菱鲆北鱼南养试验小结

   三、讨论与小结

   大菱鲆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度有明显的差异。鱼种在200g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饵料转化率也较高。此次试验大菱鲆平均每月增重达160g以上,最大个体达到850g/尾,再者大规格的苗种在养殖过程中抵抗力较强,成活率也较高,所以,大菱鲆的北鱼南养要选择大规格的苗种,最好平均体重在250g以上,在南方养殖三个月完全可达商品鱼规格,该养殖模式是成功的。

   苗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养殖成活率。因此选择体型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健康苗种,才能保证有较高的养殖成活率。此次大菱鲆养殖试验的成活率达到97%,说明苗种选择这一关是正确的。

   饵料品种与质量对大菱鲆的生长速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葫芦岛地区大菱鲆幼苗投喂的是冰鲜野杂鱼,为了减小应激所以试验初期也是投喂的冰鲜野杂鱼,后逐渐过度到投喂大菱鲆全价颗粒料。该时期需要注意的是:一是更换饵料要逐渐过度,一般7天更换完毕;二是要投喂大菱鲆的专用配合饲料,且不同时期要要选择不同规格和不同质量的配合饲料,否则会影响鱼类的生长。

   由于过去葫芦岛地区大菱鲆养殖无序发展,导致井盐水的开采量已超过自然补给量,局部地区井盐水资源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趋势,部分养殖地区开始出现缺水现象,再加上层层环保和海洋督查的高压态势,严重地制约了葫芦岛市大菱鲆的设施养殖。大菱鲆北鱼南养模式的成功,为大菱鲆养殖又增加了一个成功模式,为该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鱼南养”可充分利用南方冬季台风少、水温高、水质稳定的特点,为养殖户的增产增收提供安全保证。该试验的成功,也为南方地区继辽参北参南养又增加了一个海水高效、优良的养殖品种,也为南方市场提供了保障,为南北方地区的养殖户都带来较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