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黄连栽培技术

黄连是常用的名贵药材,能够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黄连栽培地区主要是我国的西南、中南和华东。从2016年起黄连价格一路攀升,因而黄连具有良好的种植前景。下面介绍一下中药材黄连栽培技术。

1.生物学特性

黄连性喜冷凉阴湿。耐肥力很强,酸性至微酸性土生长良好。黄连为阴地植物有强大的叶面积群,可利用林间间隙照射的阳光。黄连为高30cm左右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向上多分枝,形如鸡爪节多而密,生有极多须根,皮黄褐色断面黄色,味极苦。根茎上有呈丛生状的,叶柄长;花期3~4月果期5~7月。种子底胚后熟类型,瞢荚果,果皮绿色后变紫绿色,成熟时顶端孔裂。种子多数为绿黄色至米黄色,贮藏后变黄褐色。

2.选地整地

土壤上层以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下层以保水保肥力较强的粘壤最适宜;选早晚有斜射光照、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坡度在20以内、富含85%腐殖质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种植。

选好地后收集树枝杂草、秸秆等物铺在地上点燃熏土可减少病虫害及杂草、提高土壤肥力。熏后亩施腐熟厩肥3000~5000kg作基肥,深翻25cm整平耙细作成宽1~1.7m畦,畦向以东西为好,畦面略呈龟背形高畦。

林间种植应选择并调节遮荫程度;如与玉米等套作应调整套种作物的播种期,以保障遮荫效果。缺少自然荫蔽或自然荫蔽度不足的地方均应架设遮荫棚以满足黄连不同生长期对荫蔽度的要求。

3.繁殖方法

(1)选种:

选种子以栽后4年所结的种子为佳。其次3年所结的种子称当年种子。5-7月种子成熟采收,采种后以1:5倍半湿砂混合储藏,选择阴凉较平坦的山坡用树枝搭荫棚,雨水能自然淋入棚内,挖20cm深地作窖将种子与湿沙在窖内层积贮藏。经早晚及秋季低温胚逐渐发育形成。

(2)育苗:

9月下旬至12月上旬种子裂口后为最佳播种期,在作好的畦上撒播或条播,再用细碎的畜粪盖种,厚约0.7cm以木板镇压,畦面覆盖苔藓、草等。翌年2~3月出苗及时揭去覆盖物,加弓形薄膜罩防雨(晴天需揭掉)。长出第二片真叶时间苗,株行距2cm*5cm。育苗期必须培土壅根清除杂草。浇水时忌用皮管宜用喷雾器,有条件地区可用苔藓铺于畦边或畦面利于保湿。夏天早晚喷洒冬天视情况喷洒。4、5、9、10、11月各施稀人粪尿一次以保壮苗。

(2)移栽:

播种后第三年移栽以4~6月进行为最好。在海拔较低的山区2~3月、9~10月也可进行。挖出小苗洗根部泥土,剪短须根当日移栽。栽秧时用栽秧刀或一端削尖的小竹片,在栽秧位置下插1刀开一深孔,将幼苗垂直放入再在孔边斜插1刀培土将苗压紧,最后平土扶苗浇足水即成。栽苗要选壮苗,栽的深度以叶片1/2入土为度。株行距15cm*15cm或10cm*10cm。

4.田间管理

(1)补苗:

移栽后1个月补苗1次,翌春3~4月再普遍查补1次。

(2)追肥培土:

黄连有根茎向上生长的特性,追肥应结合培土进行。移栽后2~3天施1次饼肥、化肥、粪水等混合肥称“刀口肥”每亩1000~2000kg。以后每年春秋各施追肥1次。移栽2年以后每亩加施过磷酸钙25kg。花期用3%过磷酸钙溶液喷于叶面作根外追肥,每年花期前后喷2次。

(3)遮荫:

黄连随不同生长年限对荫蔽度的要求注意遮荫情况,苗的初期需较大的遮荫度,随着苗龄增长以散射光为好。随时按情况需要进行补充遮荫措施或减少遮荫物。至5龄需亮棚(强疏林)增加光照使根茎生长充分。

5.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

又名“冬瓜粉”,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子囊菌。为害黄连叶片,夏秋季发生,病叶最初见灰白色病斑,上有粉状物后变成水渍状暗褐色斑,严重时叶片凋枯。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喷洒波美度0.2~0.3度石硫合剂,7~10天1次连续2~3次。

2)列当:

为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于黄连根部,用吸盘吸取黄连植株的营养,严重时使黄连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发现后及时连同被寄生植株一起挖掉烧毁。每年于7月上、中旬列当种子未成熟前清除干净。

3)基腐病:

为害的根茎变褐腐烂,黄连叶柄部分或全部枯死,叶片变黄脱落。

防治方法:消毒土壤;移栽时用杀菌剂泡根10~15分钟,发病前和发病期每半月喷生物杀菌剂一次。

6.采收加工

以移栽后五到六年采挖,其产量和质量都达到最佳效果。黄连的最适时收获时期为历年的十至十一月。选晴天挖连,使用两齿铁抓子把黄连植株抓扯出地面,抖掉基部泥土再用剪刀剪去叶柄、须根一起剪掉,只剩下根茎部分。其剪法为“一左二右,三梗子(细化)”。剪时注意切勿剪伤根茎以免影响产量。

黄连是大宗药材品种,年需求量逐年上升,2017年统计为3000-3500吨。黄连生长期较长且产量低,栽培五年后亩产量为100—200㎏,这类药材的价格走势充满诱惑性,在2000年出现过最高280元的价格,2005年出现过30元的最低价格,自2016年下本年以来,黄连行情进入上升通道,目前价格140元左右。因此黄连这类药材种植风险较大,种植户需要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