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怎么种?白芨是一位药用价值不错的中药植物,近年的市场行情也还算不错,种植白芨的药农也逐渐多了起来,那么白芨如何高产种植呢?今天咱们要来学习的是河北省中南地区引种白芨种植要点。
一、区域情况
河北省中南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处于太行山脉以东,其主要地形由太行山区、太行山前的丘陵地区及广阔的华北平原组成,地理位置优越,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用水资源较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水资源总量较少,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局部水污染情况较为严峻。自然灾害危险性较低,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强。
二、引种栽培技术
1.整地与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翻耕土壤20cm以上,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 1500-2000 kg 作基肥,然后作畦起垄栽植。
2.引种栽植
目前已成功采用温室穴盘培养种子,能有效提高白芨种子萌发率,缩短白芨成苗时间,快速获得白芨幼苗。目前有商业化白芨实生苗销售,本试验苗木引种于河南云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当幼苗的根生长到 3-5 cm 长时可移栽定植。白芨移栽存活的关键是原球茎的大小及活力,一般有原球茎的幼苗均可移栽存活,存活率可达95%以上。
3.繁殖
白芨一般采用地下块茎繁殖,播种期分秋播和春播。秋播在封冻之前,春播在清明前后。北方宜春播,将贮藏的白芨种块于播种时取出、切块,待伤口愈合后播种。株行距 30 cm×20 cm,浇水保墒,以利成活。秋播时,可在秋季采挖白芨时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块茎,切成小块,每块有芽眼1-2个,稍凉,使伤口愈合后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因此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 4 次。第一次在 3-4 月出苗后;第二次在 6 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矮小,要及时除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 8-9 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水分管理
白芨较喜阴湿环境,栽植地需时常保持湿润,遇干旱天气及时浇水。干旱季节时,早晚各喷一次水。白芨根部怕涝,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3)追肥
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 3-4 次。第一次在 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 4-5 kg,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第二次在 5-6 月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过磷酸钙 30-40 kg,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第三次在8-9月,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 2000-2500 kg。
(4)与其他作物间作
白芨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栽培年限较长,头两年可在行间间种短期作物,如萝卜、青菜等,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所谓间作就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中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比如在玉米、高粱地里,可在其株、行垄上间作穿心莲、菘蓝、补骨脂、半夏等。
(5)病虫害防治
目前,在白芨种植上未发现病害,只发现主要的虫害是地下害虫小地老虎。小地老虎幼虫咬食或咬断白芨幼苗及嫩芽,造成缺窝断行,影响白芨产量。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和蛹越冬。3-4月为成虫发蛾盛期,4-5月为第一代幼虫危害最重时期,以后逐渐减轻。
防治方法:在成虫盛发期采用灯光或糖醋液诱杀成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可采取人工捕捉;用50kg麦麸炒熟拌90%敌百虫0.5kg制成毒饵,每亩用毒饵5-6kg进行诱杀幼虫;犁地前撒施毒死蜱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每亩 2.0-2.5kg。
(6)冬季防护
河北省中南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在 -12℃左右,因而需要采取防冻措施,用农作物秸秆、草毡等覆盖,以利于白芨安全越冬。
5.收获与加工
白芨一般于栽后4年的秋季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收。采收前先割去地上茎叶,再刨出地下根茎,去净泥土,再放入箩筐内,置清水中浸泡1h后,用脚踩去粗皮,洗净,放入沸水中煮 5-10 min,至块茎内无白心时捞出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出售,亩产量150kg。
以上就是今天的有关白芨种植的全部技术要点,内容转载自头条号青钱柳,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如果你还想学习其它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可继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