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取不同的元素,而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稻缺素现象会给水稻造成极大影响,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水稻缺素症状及补救措施。
1 缺氮
水稻缺氮时, 生长缓慢, 植株矮小, 叶片发黄。症状先从下部老叶开始发黄, 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 一片叶先从叶尖开始, 再向上扩展, 后沿中脉扩展至整个叶片;发根慢, 细根和根毛发育差, 黄根较多;植株成熟期提早, 成穗率低, 有效穗少, 穗子短, 穗粒数少, 产量低。原因是底肥施用量不足, 防治措施是及时追施速效氮肥, 配施适量磷钾肥, 施后中耕耘田, 使肥料融入泥土中。主要补救方法是喷施2%的尿素, 每亩地用量350克。
2 缺磷
磷是构成水稻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部分, 在作物的生育早期, 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与早熟、优质、高产有重要作用。水稻缺磷时, 一般表现为僵苗, 植株生长显著缓慢, 稻从成簇状, 不分蘖或很少分蘖。稻苗细瘦, 叶片直立不披, 叶色暗绿或灰绿带紫。严重时叶片沿中脉成环状卷曲, 叶片萎缩。缺磷植株的特征是短而细, 多为黄根, 基本无白根, 也无黑根, 根绵软少弹性, 侧根少, 且紧夹不分开, 严重时根系变黑腐烂。缺磷还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 且抽穗困难, 成熟不一致, 穗粒数且不饱满;水稻施磷过量时无增产作用, 往往会引起缺锌导致减产。新垦沙质河滩地和土壤有机质缺乏的地块、冷浸田以及底肥施用不足、以及生产上遇倒春寒等条件下易发生缺磷症。防治措施是浅水追肥, 每亩用过磷酸钙30千克混合碳酸氢铵25~30千克随拌随施, 施后中耕耘田;浅灌勤灌, 反复露田, 以提高地温, 增强稻根对磷素的吸收代谢能力。待新根发出后, 亩追尿素3~4千克, 促进恢复生长。
主要的补救措施是喷施2%的磷酸二胺, 每亩地用量3000克。
3 缺钾
钾能促进光合作用, 增强作物的抗旱性, 提高抗寒性, 增强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水稻缺钾时, 其发病叶片上有褐色斑点, 常称为赤枯病。一般刚开始时表现为生长缓慢, 植株矮小, 很少分蘖。老叶褪黄, 叶尖上有烟尘状褐色小点, 发展成褐斑, 形状不规则, 边缘分界明显, 常以条状或块状分布于叶脉间, 严重时褐斑连成片, 整片叶子发红枯死。发病植株新根少而短, 老根细瘦无弹性, 褐灰色至黑色, 甚至发臭腐烂, 病株易拔起。严重时抽穗困难, 籽粒干瘪, 皱缩, 节间短, 易倒伏。防治措施是补救时排水, 亩施草木灰150千克, 施后立即中耕耘田或亩追氯化钾7.5千克, 同时配施适量氮肥, 并进行间隙灌溉, 促进根系生长, 提高吸肥力。幼分化期可分别追施钾肥。抽穗、扬花期可采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微肥。
主要的补救措施是喷施2%的磷酸钾, 每亩用量300克。
4 缺微量元素
4.1 缺锌
水稻返青后开始发病, 一般插秧后20天达到高峰。表现为缩苗不长, 在植株基部叶片的叶尖干枯, 接着叶片的中段出现黄赤乃至赤褐色不规则病斑, 新叶中脉特别是基部褪绿。病株出叶慢, 分蘖少, 发根弱, 矮小, 成熟迟, 出现僵苗。防治措施是秧田期于插秧前2-3天, 每亩用1.5%硫酸锌溶液3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始穗期、齐穗期每亩每次用硫酸锌100克对水50千克喷施。
4.2 缺铁
一般发生在幼苗期, 全叶褪绿, 然后发白, 叶脉绿色。植株生长正常, 没有矮化或畸形现象。
4.3 缺锰
首先是底部叶脉间失绿并有浅棕色针状斑点, 进一步发展成条状斑, 以后变褐坏死。植株矮小, 分蘖正常, 新出叶小、窄狭、淡绿色。
4.4 缺硼
首先是底部叶脉间失绿, 并有浅棕色针状斑点, 进一步发展成条斑状, 以后变褐坏死。水稻植株矮小, 但分蘖正常, 新出叶变小、窄狭、淡绿色。
4.5 缺铜
叶子呈蓝绿色, 后近叶尖处褪绿, 卷缩, 严重时顶端停止生长。褪绿沿叶脉两边向下发展, 随之叶尖变深褐色坏死。长出的叶片折叠弯曲, 近白色, 但分蘖较正常, 新生分蘖可继续生长, 水稻结实不良, 空瘪粒多, 产量降低。
4.6 缺钙
如果轻微缺钙, 一般对植株外观影响很少, 当缺钙严重时, 上部新生叶的叶尖变白, 卷曲萎缩, 缺钙特别严重时, 导致植株矮化, 生长点坏死。
4.7 缺硅
水稻是需硅较多的作物。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水稻的抗病力。硅使水稻的叶片、叶鞘、茎、根、表皮形成硅胶层从而阻止病害侵入。提高抗旱性。水稻施用硅肥千粒重增加, 植株增高。水稻缺硅时茎秆软弱, 容易倒伏和受病害侵染。在水稻生长前期缺硅时有效穗数减少, 后期缺硅小穗数减少。
以上就是关于水稻缺素的全部内容,水稻缺素后,其症状往往从叶片上表现出来,因此, 在早稻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叶片和植株颜色及形状,区分缺素类型,立即进行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