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牛角椒,俗名宁化茄椒,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今天,小编就来讲讲宁化牛角椒种植技术。
1 生物学特性
定植至第1 批青果采收一般为35 d 左右,至红熟果采收50 d左右。株高80 cm 左右,开展度83 cm × 75 cm,主茎10~13 节着生第1 果,果单生,果顶向下着生。果实长圆锥形似牛角,故名牛角椒,果面光滑,青熟时果为绿色,可作鲜菜食用,老熟果呈鲜红色,可晒制椒干。果实长10~18 cm,横径1.3~2 cm,果皮厚0.5~0.8 mm,单果重5~8.5 g。适宜生长温度白天为25~32 ℃、夜晚为20~23 ℃,日平均温度以22~28 ℃为宜。不耐旱,怕渍水,喜光照,在背阳坡或高秆作物荫蔽下座果率低。
2 栽前准备
2.1 地块选择
一般选择3 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土质呈弱酸性(p H 5 . 5~6.5)、光照条件好的平洋地或阳坡梯田作椒园。
2.2 土壤消毒
每667 m2 用25% 多菌灵500 g 加50% 辛硫磷乳油50 0mL 对水50 0 kg,均匀喷洒,毒杀土传病菌和害虫。
2.3 浸种催芽
浸种催芽在12 月底至翌年2月上旬进行。浸种前先晒籽1~2 d,以提高发芽率。种子先用70% 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浸种15 min,再用温水(35 ℃左右)浸种36 h。保持温度25~30 ℃催芽,一般需催芽10 d 左右才会露芽,露芽后即可播种。
3 播种育苗
苗床整地前每667 m2 施石灰50 kg,整地过程中每667m2 施过磷酸钙2 5 k g 和氯化钾1 0 k g。耕犁完成后起垄做畦,一般畦宽100 cm、高25~30 cm,沟宽30 cm。播前要浇足苗床水,待水渗透后,把催好芽的种子用细土掺拌后撒播,每667 m2 用种量为60 g 左右,每粒种子所占面积4cm2 左右。播后盖上细土,并用竹条、薄膜在畦上搭成一保温小拱棚,薄膜上再盖一层稻草,以防霜冻。幼苗出土后选择中午时段通风,严防烧芽,并注意在严寒天和每日早晚保温、防寒冻,以防冻烂幼苗。苗期土壤保持湿润,并根据光照、温度情况做好揭盖膜炼苗。在移栽前10 d 施出嫁肥,每667 m2 用尿素100 g 对水25 kg 浇施,或用稀人粪尿浇施。移栽前3~4 d 揭开薄膜,以提高椒苗抗逆性。
4 移栽定植
苗龄35 d 时进行移栽定植,一般选在晴天上午进行移栽,可减轻定植苗落叶退黄。大田每667 m2 施石灰50 kg、腐熟猪牛栏粪1 000 kg、复合肥(N∶P2O5∶K2O=15∶15∶15)2 5 k g 作基肥。按南北纵向整成单行高畦,畦带沟宽100~110 cm,每667 m2 定植3 000 株左右。起苗前夜将苗床浇透水,用剜铲起苗,确保根部带土、减少伤根,以提高椒苗移栽成活率。定植后浇透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成活。
5 大田管理
5.1 合理追肥
利用施肥浇水来调控宁化牛角椒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的关系,达到多开花结果、延长结果期的目的。具体方法为:在定植成活后至初花期,浇少量淡粪水,以补充水分为主;在植株开花到初次采果期间,要施足肥水,以促使果实膨大,提高椒果成熟整齐度,一般每667 m2 追施尿素20~25 kg;每次采果后施1次淡肥水,一般每667 m2用复合肥(N∶P2O5∶K2O=15∶15∶15)5~8 kg 对水500~1 000 kg 浇施;在开花结果期叶面喷施0.2%~0.3% 磷酸二氢钾,以减少落花落果。
5.2 中耕除草
宁化牛角椒定植7 d 后进行中耕除草。第1 次中耕很重要,要求耕深20 cm,但不能伤到椒根,以后根据椒苗长势,在植株封行前再浅耕1~2 次,使土壤保持疏松,改善植株根际环境。初果期结合中耕进行雍根培土,同时用细竹杆固定植株,以防大风吹折枝条。盛果期后应停止中耕,若有杂草,可用人工拔除。此外,因辣椒根系较弱,遇高温干旱天气时要勤浇灌,补充田间土壤水分,遇雨天要及时清沟、排除积水。
5.3 病虫害防治
5.3.1 猝倒病、立枯病防治
苗床用地应进行消毒,尽量避免使用带菌土壤,以减少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的发生;不使用未腐熟肥料;做好苗床的通风透气工作;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洒防治。
5.3.2 灰霉病防治
保持苗床内较高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彻底清除中心病株并喷药消毒;也可用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各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d 喷1 次,连喷2~3 次。
5.3.3 病毒病防治
椒园地要选择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并采用高畦窄垄栽培;轮作要间隔3 年以上,且周围尽量少种或不种黄瓜及茄科作物;种子用10% 磷酸三钠消毒;苗期做好诱蚜防蚜工作,可在幼苗出土后,喷啶虫脒或苦参碱等农药消灭有翅蚜防止传毒;发病初期喷施病毒比克/ 氨基寡糖素/ 腐殖吗啉呱复配腐光和叶面肥进行防治。
5.3.4 细菌性青枯病、软腐病、疮痂病、叶斑病防治
选用抗性强的无病种株留种,防止种子传病;播前进行种子处理,用冷水预浸种4~5 mi n,再用52 ℃温水浸种30 min 或用0.1% 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5 min,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轮作要间隔3 年以上;烧毁病残株、清洁田园;增施磷、钾肥;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100~200 μL/L 链霉素喷雾防治,每隔7~10 d 喷1 次,连喷2~3 次。
5.3.5 疫病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种植;轮作要间隔3 年以上;培育无病壮苗;避免田间渍水,雨后及时清除发病中心株;畦面覆盖地膜或稻草;也可用35% 霜霉威盐酸盐300~400 倍液或50%福美双800 倍液喷雾防治,各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d 喷1 次,连喷2~3 次。
5.3.6 白粉病防治
深耕翻土、深埋病菌,以减少越冬病源;水旱轮作或轮作要间隔3 年以上;选用抗病品种种植;发病初期用大地粉清水剂1 000 倍液复配克菌(32% 唑酮乙蒜素)乳油1 000倍液喷需防治,每隔7~10 d 喷1 次,连喷2~3 次。
5.3.7 枯萎病防治
轮作要间隔3 年以上;施用的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并适当增施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选用抗耐病品种种植;播前进行种子消毒,用0.1%硫酸铜溶液浸种5 min,洗净后催芽播种;用5 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 00 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药液50~70 mL,每隔5~7 d 灌1 次,连灌2~3 次。
5.3.8 炭疽病防治
选用无病果留种,防止种子传病;选用抗病品种种植;防止果实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用迪炭水剂1 000 倍液复配克菌(32% 唑酮乙蒜素)乳油1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 d 喷1 次,连喷2~4 次。
5.3.9 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主要有土蚕、蝼蛄、蛴螬、根蛆、根蚜、蚯蚓等。可从定植开始,坚持每隔7~10 d 用2% 阿维菌素乳油1 000~1 500 倍液加1% 甲维盐1 000 倍液灌根防治,直到枝繁叶茂投产为止。
为害叶片的害虫主要有螨类和蚜虫。防治螨类害虫,可在刚发现有少量叶卷时,每667 m2 用2% 阿维菌素乳油50~75 g 加1% 甲维盐75 g 对水75 kg 喷雾防治或每667 m2 用73 % 克螨特乳油3 0~50 m L 对水7 5 kg 喷雾防治。防治蚜虫,宜在定植后或在刚发现有蚜虫时,每667 m2 用1% 苦参碱可溶性液剂3 0~4 5 m L 加3 % 啶虫脒乳油4 0~5 0 m L 对水40~50 kg 均匀喷雾防治,或每667 m2 用25% 吡虫啉乳油40~60 g 对水50~60 kg 喷雾防治,每隔7~10 d 喷1次,连喷2~3 次。
为害果实的害虫主要有菜青虫、棉铃虫、烟青虫等。可在发现有虫果后,每667 m2 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40mL 对水50 kg 喷雾防治,或用杜邦公司的康宽4 000 倍液50 kg 喷雾防治。
6 果实采收
田间收获的椒果依用途可分为青熟果(作生鲜菜)和红熟果(制椒干),一般采用分批多次人工采摘。采摘时,一手把定椒果、一手持采果剪在果柄近枝条端轻轻剪下,要做到轻把轻剪,避免伤到椒株枝条。采下的青熟果可直接上市出售,红熟果经阳光晾晒(亦可用烤房烘烤)后制成椒干待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