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可用于生产黄芪饮片也可用于中成药和提取物及制剂,而且黄芪在国外植物市场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芪在我国中草药出口排名首位。因此规范化黄芪生产、提高黄芪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栽培技术要点
(1) 土壤选择:黄芪为深根系植物,主要入药部位为根部,所以要得到高品质、高产量的黄芪药材,就需要为根部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协调根部水、肥、气、热的和谐统一。黄芪适宜种植在砂质偏壤的土地中,如果偏粘,不适宜种植黄芪。疏松透气砂质壤土,有利于根系向下扎根,须根减少,获得较高的品质和产量。
(2) 整地与播种:种植黄芪667m用种量控制在1~1.25kg,由于黄芪种子发芽速度非常快,所以一般大面积播种不需要考虑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小面积播种,可以用50℃温水浸泡以加速发芽。春季和秋季均可播种,一般采取春季播种。春季播种要适时早播,4月初清明即可播种,清明到谷雨之间均可进行,但尽量早播更有利于提高产量。将氮磷钾复合肥19∶19∶19 (撒可富为宜,也可增施磷肥) 及防治地下害虫的药 (毒锌) 等施入。用量为667m地撒可富50kg,毒锌4袋 (若别的品种参见说明书) ,底肥与农药拌匀,均匀地撒在地面。然后用机器对土地进行深翻,翻地深度30~40cm,2次深翻效果更佳。将土壤表面的肥料等翻入在土壤0~30cm土层内。
(3) 开厢种植:土地以拖拉机的印记做成畦,畦的大小以方便浇水为宜,一般每畦可种植4~5行,便于后期打药。对土地灌溉1次透水,或下几场透雨,待墒情合适时进行种植。尽量不要安排先种植再浇水,以免土层表面形成1层硬盖,芽苗出土困难。种植时,保持行距25~30cm,覆土深度2~3cm。种子种植后,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3d内,打1次二甲戊灵封闭药,防治杂草,用药时土地保持湿润为宜。7d左右出苗。
(4) 防虫防草:芽期注意观察防治菜青虫及蚜虫,苗高10cm左右进行定株,间苗,株距保持2~3cm,缺苗处补齐,期间要除草、松土。如果还有草,用“除阔宝”除原叶草,大草拔掉,尖叶草喷施“精奎禾灵”。
(5) 花期要点:如果希望采收种子,花期要喷施“座果灵”、“防落素”,增施硼肥,提高坐果率,促进植株多结种子。花后期喷施防治菜青虫的农药,防治菜青虫取食种子。如果只要根部产量,应及时采取措施抑制开花或摘除花蕾。7月末~8月初,因天气高温,易发白粉病,喷施防治白粉病的药,“座果+防虫+白粉病”可混于一壶,1次喷入。
综上所述,黄芪不宜水大,抗旱能力强。应特别注意雨季排涝问题,防止根腐。
2 微生物菌剂在黄芪栽培中的应用
黄芪在收获时,很容易发生根系的根腐病,即采收时根上呈现黑色斑块及斑点。一般情况下,黄芪的种植不能重茬,重茬种植黄芪,植株矮小,品质和产量都大大降低,有些地域,种植黄芪后甚至数年不能再度种植。为解决这类问题,施用生物菌剂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根据试验发现,作为豆科植物的黄芪,科学使用固氮菌可以有效提高黄芪的产量。还可以在黄芪种植中发挥良好效果的生物菌株有: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可以发挥解磷释钾的功效,与固氮菌同时施用可以减少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过度施肥带来影响环境;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荧光假单胞杆菌生物菌剂对黄芪白粉病等防效及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减少施用有毒有害农药;苏金云芽孢杆菌菌剂对黄芪虫害防效有良好效果,能够防治蚜虫、菜青虫等。
随着中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我国已成为中药材的主要出口大国,加上中草药连年开采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人工种植的高品质中药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