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经验分享:奶牛高危害性疫病危害与防控

  奶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之一,如果人们食用患了高危害性疫病奶牛的奶产品则很容易受到感染。奶牛新陈代谢很高导致其抗病性也弱,在现代集中式养殖的形式下高密度集中养殖过程中对奶牛高危害性疫病预防与控制有着极大的难度,因此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高危害性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奶牛高危害性疫病概述

  奶牛高危害性疫病可危及人类健康,感染相关疾病的动物及其产品 (肉、奶) 存在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潜在的病原体可在人与动物之间交叉传染。阳性检出个体具有极高的死淘率,其中种畜 (♂♀) 劣汰率达100%,妊娠母畜和新生幼畜死淘率较高、病死率接近50%。养殖过程药物防治费用大幅提升使养殖利润则严重折扣。病史区 (场) 长期难以实现净化目标,历史病复发风险极大常呈周期性发病和流行。 

养牛经验分享:奶牛高危害性疫病危害与防控

  二、主要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防疫检验 加强检疫检验及即时隔离处置管理措施,从养殖源头做好该类疾病的预防工作,通过控制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不受感染,从而减少疾病的暴发几率、减少因患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把自繁自养饲养方式为第一原则,在情况不得已的情况可考虑外引种饲养,但引种时应从无疫区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牛种场引种并严格做好产地检疫工作,确保健康无疫、把好引种关,牛群引种后要进行45d以上的隔离观察饲养,隔离期满后做一次检疫后再将健康无疫的牛群混群饲养。

  2、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养殖场内外生物安全防范布控,重点做好入场口车辆及流动人员衣物消毒、场周隔离网栏限行、消灭四害等工作;牛舍内及时抓好保洁、消毒灭源管理,长期维持牛场 (舍/栏) 内清洁、干燥、无菌、通风良好、空气质量达标、采光度好等良性宜居环境,并要随养殖进程采取合理的限密、均群管理,尽量减少健康牛感染发病率。消毒工作是饲养管理中尤为重要的措施在日常管理中要加以重视,消毒效果的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防疫工作的成败,也关系到整个养殖场病原体能否被彻底的清除以及传播途径能否被彻底的切断。因此在整个养殖工作中国必须把消毒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3、有计划进行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计划的免疫可有效地对奶牛某些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通常奶牛疫苗预防的疫苗有:奶牛口蹄疫O型和亚I型苗、A型疫苗。3个月以上奶牛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免疫,成年母牛每头需注射二联联苗3 m L、A型单苗2 m L免疫期为4个月,通常口蹄疫疫苗的注射时间为1、5、9月份。当免疫接种发生过敏反应时可注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进行缓解。其次牛巴氏杆菌 (牛出败) 疫苗按照牛场的流行情况确定是否要免疫该疫苗,一般在春季免疫注射该疫苗如母牛每头注射6 m L,如该场从来没有暴发过该病可不需要注射。第三牛流行热灭活疫苗也是基于牛场的疾病流行情况而定,没有发生养牛场不需要注射,可通过奶牛颈部皮下注射4 m L/头。 

  4、积极治疗 

  药物防治主张以中医药为主,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综合效果,应坚持尽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原则,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只宜作肌注、不宜口服 (反刍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的新生犊牛可适量口服抗生素治疗,育成以后奶牛禁止口服抗生素,以防止引起消化机能紊乱) ;“胃肠活、健曲、牛羊专用健胃散、槟榔枳实散、小柴胡散、荆防败毒散、鱼腥草散、黄芪多糖散”等复方中草药散剂是奶牛场常备药物,可根据奶牛四季常见病发病机理机制、科学辨证、合理选用相关药物口服 (整群防治) 能起到“治未病”的效果;重症治疗的理想处方推荐为“黄芪多糖注射液 (抗病毒、强免疫力) +鱼腥草注射液 (加速排毒利尿) +敏感剂 (控制继发感染,消化道疾病首选复方青霉素、头孢菌素、氧氟沙星等,呼吸道疾病首选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替米考星等) ”混合肌注,1~2剂/d、注3~5 d,绝食时间较长的病例可先行另侧颈部肌肉注射1~2剂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帮助病畜尽快恢复食欲。

养牛经验分享:奶牛高危害性疫病危害与防控

  5、应急措施

  发现有感染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牛,如病因不能确定不能及时诊断者应通过多种途径对患病进行检查与确诊。诊断后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隔离治疗,并对假设健康牛进行紧急接种或药物预防。对受污染的场所进行彻底完全的消毒包括所污染的器具、病牛剩余饲料、粪便、垫料等进行焚烧。特别是对病牛或可疑的牛的奶、肉、内脏、毛皮等要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或焚烧、深埋。 

  奶牛高危害性疫病对整个奶牛行业的影响很大,一旦爆发疫病不仅会给奶牛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奶牛行业的的发展方向,因此希望奶牛养殖户对高危害性疫病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