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疮痂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内附防治措施)

芒果疮痂病是芒果常见病害之一,而这个病害是可以危害芒果果皮,造成不可逆的重要病害。下文惠农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芒果疮痂病。

芒果疮痂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内附防治措施)

一、发病症状

芒果疮痂病主要危害嫩叶和幼果,也可以危害枝条和花序,受害症状因侵染部位、组织幼嫩程度、植株长势不同而不同。

梢期嫩叶上,从叶背开始发病,病斑多为暗褐色突起小斑,圆形或近圆形,湿度大时可见绒毛状菌丝体,造成叶片转绿后扭曲、畸形,当叶柄、中脉发病可发生纵裂,重病叶易脱落,严重可穿孔。

幼果感病后,果皮出现褐色或深褐色凸起小斑;严重可导致落果。随着果实增大,坏死斑扩大,逐渐发展成浅褐色的疮痂斑,较大的疮痂斑往往能造成果皮凹陷,导致果实畸形,严重的果面布满疮痂,一般近成熟的果易感病。

幼嫩枝条较容易受害,形成大量略微凸起褐色或灰褐色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颜色较深,干燥情况下,病斑较小;潮湿时,病斑中央有浅褐色霉层。后期病斑可愈合成较大疮痂状病斑,软木状,粗糙开裂。

花序主轴、侧枝上发病症状类似枝条上。

注意早期的芒果疮痂病经常与炭疽病相混淆。炭疽病不会形成疮痂病的疮痂状病斑,而疮痂病在果实成熟后不会扩展导致果实软腐,炭疽病可直接使果实后期腐烂,但疮痂病发生严重时,却可引发采后炭疽病。最后,还需注意果皮擦伤、药害和疮痂病的识别。

二、发病条件

疮痂病的发生与果园湿度有很大关系,田间病残体是该病害隐藏场所,当条件适合,该病害病原菌即可通过雨水及气流进行传播,侵染当年幼嫩组织,特别是花期、幼果期和抽梢期是病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在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全年均可发生。

芒果疮痂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内附防治措施)

一般温暖多雨的年份发病较多,多雾、露水重也有利于病原菌产孢和病害发生,特别是早晚温差大,果园湿度大,更适合爆发。此外,该病害发生还与品种有关,在海南主栽品种台农、贵妃比较感病;广东地区本地土芒较易感病,紫花芒、桂香芒和串芒发病次之,红象牙较抗病;广西、四川地区,桂七、凯特比较感病。

三、防治措施

该病害的防治策略主要以预防为主,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及过密枝梢,清除地面枯枝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彻底消除病原。

在新梢萌发后或圆锥花序抽出后开始喷药,建议每隔7-10天再喷1次;每次抽梢期或开花果实生长期喷2-3次。推荐药剂:肟菌·戊唑醇、苯甲醚菌酯、代森锰锌、氢氧化铜等。

关于芒果疮痂病的危害和防治今天就讲完了,请各位芒果种植户都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