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质嫩味美,营养丰富,被称为“蔬菜之王”,也被誉为懒人蔬菜,种植简单易管理。但尽管如此,芦笋还是时常高发茎枯病,下面就一起来了解芦笋茎枯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一、芦笋茎枯病发病症状
芦笋茎枯病初始发病部位主要在茎叶部位,并逐步扩展至茎部。发病初期受害处会产生乳白色的小斑点,然后扩大成纺锤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随着病斑迅速扩大,中心部位变褐、凹陷,着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周边变成红褐色。感染植株出现茎基部凹陷、茎叶干枯,导致全株迅速枯死。
二、芦笋茎枯病发生条件
茎枯病的发生需要湿热气候条件,一般空气干燥、土壤湿度较小,病害发生小,发展慢,若遇多雨、适温下能迅速发病,南方5-8月温度高,阴雨天气多,若田间菌源多则容易发病重。
三、芦笋茎枯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的芦笋品种其对茎枯病的抗性差异较大,考虑市场需求、当地气候环境,一般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芦笋茎粗壮、植株生长势旺、优质丰产、口味纯正的芦笋品种。
2、采取避雨栽培
茎枯病可借助雨水传病,采取大棚避雨栽培能有效挡住雨水,减轻发病,而使用大棚也要注意调控好温湿度,湿度过高一样会引发病害,土壤含水量过低要注意浇。
3、平衡施肥
施用有机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防止倒伏。一般在芦笋萌发期氮、磷、钾三大元素要供应充足,嫩茎采割后,每隔15-20天追施一次肥,停采后要以有机肥、磷、钾为主,可施用腐熟的农家肥、菜枯饼肥、磷钾肥。
4、科学采收
芦笋采收时,在嫩茎鳞片尚未散开,长至25厘米时齐土采收,收后刚长出的茎,每丛要留5-7株作为母茎,删除弱、细、弯等不良茎,并适时打顶摘心,防止植株长得太高,避免倒伏。春季芦笋萌发,要合理留母茎,要按照芦笋种植年限和盘根大小而定。
5、清除病株
在芦笋生长期内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及时用药防治,控制芦笋茎枯病的扩展。秋后停采,将采割留下的残茬、老化的母茎清理掉,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
6、药剂防治
芦笋采收1个月内,芦笋茎嫩,枝叶生长较快,容易被茎枯病感染,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前期可隔4-5天防治2次,后每隔7-15天喷1次,也可视病情及天气情况进行调整。
防治药剂: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1500倍液等。
注意事项:注意二次稀释,施药时要喷匀、喷透,雨后要及时补喷;轮换用药,避免病菌过快产生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