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生态防病养殖技术

   河蟹属方蟹科动物,又可以称为蟛蜞、小石蟹。河蟹养殖种类有很多,比如说常见的江蟹、湖蟹、海蟹、大石蟹等,除了用于食用之外,还可以用于药用,有散血、续筋接骨和解漆毒功效,养殖前景十分广阔,现将河蟹养殖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河蟹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生态防病养殖技术

   一、池塘双层护坡

   池塘面积10~30亩为宜,池底平坦,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相关渔业用水标准,进排水系统配套。

   年底清除过多淤泥,池底留厚10厘米淤泥,池塘采用双层护坡,底层用2.5毫米厚的黑色PE膜,上层用绿色聚乙烯网,在下坡面的池底处和上坡面防逃网内侧,将膜和网叠放分别埋入填埋沟内,双层护坡可保护坡面,防止坡面土方浸入池内。

   将池塘曝晒后,注水30厘米,用漂白粉50千克/亩消毒,用少量茶籽饼杀野杂鱼;池塘安装防逃设施,每10亩配套安装3千瓦微孔管道增氧设施。

河蟹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生态防病养殖技术

   二、环境营造

   1、复合型水草栽种

   水草类型:池塘中种植以伊乐藻、轮叶黑藻为主。

   种植方式:1月份呈东西向、条带型种植伊乐藻,行距、株间距分别为50厘米和30厘米;2月下旬先将轮叶黑藻芽苞浸水24小时后,将芽苞覆泥撒播在伊乐藻条带间,用量30千克/亩;3月中下旬,撒播面条草籽1千克/亩。

   2、优质螺蛳投放

   3-4月份,水温较低,硝化细菌量少、分解力低,可投放适量的螺蛳,螺蛳分两次投放,第一次在2月份,投放量为300千克/亩,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放一次,投放量100千克/亩。

   三、苗种放养

   1、河蟹

   放养“长江2号”扣蟹,要求规格整齐、体表完整、无病无伤,性腺未成熟,规格120~160只/千克,放养量 1200~1500 只/亩。

   2、青虾

   放养品种为“太湖1号”青虾,要求规格无病无伤、体质健壮;套放时间为2月底,选择晴天的早晨投放,放养量 10~15 千克/亩,平均规格1000~2000只/千克。

   3、花白鲢

   3月份放养花鲢鱼种,鱼种规格0.5 千克/尾,放养量 5 尾/亩;白鲢鱼种,规格0.3千克/尾,放养量10尾/亩。

   4、鳜鱼

   在5月底至6月初,放养体长5厘米以上的鳜鱼苗,20尾/亩。

河蟹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生态防病养殖技术

   四、日常管理

   1、精准投喂

   (1)3月份,池塘水温达到10℃或夜间观察到河蟹有摄食活动时始投喂颗粒料。

   (2)开食期投喂蛋白质含量40%的河蟹开口颗粒饲料,投喂量为存塘河蟹重量的5%。

   (3)河蟹第一次脱壳结束,池塘水温达到15℃以上时,颗粒料选择蛋白质含量在36%的沉性膨化料,投喂量为存塘河蟹重量的6%。

   (4)7月和8月进入高温期,河蟹的摄食减少,投喂时改投蛋白质30%的颗粒料,投喂量控制在存塘河蟹重量的4%。

   (5)9月份河蟹最后一次脱壳后进入育肥期,开始投喂蛋白质40%以上的育肥料,投喂量为存塘河蟹重量的5%。

   (6)阴雨低压天气减少投喂量,高温天水温39度时,适当减少投喂量。

   2、生态调控

   (1)池塘水温高于20℃时,施用EM原露、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和硝化细菌等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塘水质和底质,增加池塘自净能力。具体操作为:在5月份,每隔15天使用一次;6月份,每隔10天使用一次;7-8月份,每隔7天使用一次;9月份,每隔10天使用一次.

   (2)前期池塘水质清瘦,易滋生青苔,可使用活化的芽孢杆菌,用后3天左右,池水颜色变为淡绿色,可有效抑制青苔的生长。

   (3)安装底层微孔管道增氧设施,这样既可以增加水体的溶氧,又能促进底层水和表层水体的交换,降低高温季节池塘的水温;晴天中午1-2小时增氧机;阴雨闷热天,早上开机,晚上关机。

   五、生态防病

   在梅雨前池塘碘制剂消毒,隔天用EM原露和乳酸菌调水;河蟹脱壳期全塘泼浇离子钙,减少塘里的割、拉草,防止脱壳不遂,提高脱壳成活率;秋季水质过浓时,使用漂白粉消毒2次;4月和9月各杀纤毛虫1次。

   六、捕捞

   11-12月是最佳起捕时期,可根据市场行情,用地笼捕捉上市。

   关于河蟹苗种放养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