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位!山东这些增殖放流经验在全国推广
发布时间:2020-12-01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11月30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增殖放流规模、增殖技术、管理水平和增殖效益等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多种成功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郭鹏说,山东省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增殖放流,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生态环保行动公益事业。目前,全省增殖放流规模、增殖技术、管理水平和增殖效益等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是全国增殖放流工作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增殖站定点供苗制度、标准化增殖放流等成功经验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增殖放流规模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公益增殖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海水物种,鲢、鳙、草鱼等淡水物种以及多鳞白甲鱼、松江鲈等濒危物种共28个,水产苗种共计312亿单位,年度增殖放流规模约占全国的20%以上,居全国首位。在公益型增殖放流的辐射带动下,群众型底播增殖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沿海群众型底播增殖面积达10万公顷,每年底播增殖贝类、海珍品等水产苗种约1500亿粒(头)。目前,山东省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生态补偿、公益诉讼、社会捐助、爱心认购等其他资金为重要补充的增殖放流多元化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增殖放流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增殖放流苗种供应体系不断优化,全省现有省级渔业增殖站268处、示范站18处。增殖放流项目监管不断强化,构建了行业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提升了项目实施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殖放流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已制定增殖放流地方标准19项,形成行业标准7项,是全国制定增殖放流标准最早、最多、最富成效的省份,为全国标准化增殖放流工作做出了山东贡献。先后成立了烟台、威海等六个市县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协会,社会放流放生得到初步规范和引导。
增殖放流宣传工作亮点纷呈。“十三五”期间,全省增殖放流宣传工作力度大、创新多,互动好、影响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媒体运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坚持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和内涵外延丰富拓展,全省累计举办各类增殖放流宣传活动百余次,参加人数达百万人以上,社会力量已成为我省增殖放流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大背景下,2020年6月6日农业农村部“全国放鱼日”主会场活动在烟台成功举办,引起社会良好反响;为方便群众放鱼,创新启动了“碧水责任”全民公益大行动,创新开展了“云放鱼”活动,在线参与网友数量达40万人次,共认购养护包近万个,爱心认购金约20万元,“云放鱼”成为社会新风尚;制作播放增殖放流公益广告2部,全民参与的“大放流”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增殖放流综合效果日益凸显。据科研部门评价,当年增殖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分别约占全省近海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总资源量的94.56%和38.65%,2020年增殖放流海蜇约占全省近海海蜇总资源量的91.18%;2016-2019年全省增殖放流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净移除碳、氮、磷达6970吨以上,秋汛累计回捕中国对虾等捕捞渔民增收型增殖资源12万吨,实现产值36亿元,直接投入与产出比达1:10以上,回捕这些增殖资源已成为全省中小马力渔船约60万渔民秋汛的主要生产门路之一。内陆增殖放流(“放鱼养水”)成效显著,试验表明每放养10万尾滤食性鱼苗,形成的生物碳汇相当于植树造林1公顷;据测算2016-2019年全省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所形成的生物碳汇相当于植树造林4100余公顷。群众型底播增殖年产量45万吨,年产值约210亿元。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社会各界的水域生态文明理念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增殖放流事业中来,增殖放流正在成为全省社会公众践行“两山”理念的战略新高地。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科学高效、养护生态、富裕渔民’的目标,大胆创新、担当作为,不断把增殖放流工作做细、做实,做大、做强,为持续修复我省近海渔业资源、建设水域‘绿水青山’、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出积极贡献。”郭鹏说。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