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本溪市根据中央、省要求,严格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标,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我市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下步将不断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大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一、主要工作思路与做法
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2019年,全市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283个村、2027个组已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其中,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281个村、完成资产量化280个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赋码颁证279个村。较省政府50%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注册考核任务指标,提前超额完成48.59个百分点,全市98%以上的产改村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注册工作。
(一)巩固完善成果,全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1.合理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要确保农村稳定,制定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的符合政策的方(草)案,将会大大降低因成员身份资格界定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员身份界定工作,我市精心培训、指导基层,采取集中研究制订和广泛听取民意的方法,出台具有符合村组自身特点、情况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员界定办法》,本着“宽接收、广覆盖”、“应享尽享”的原则,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协商决定,将符合条件人员列入成员范围,并有效保障了农嫁女、移民等少数群体的集体经济权益。如:本溪县小市村通过走访农户获取征求意见表、签订承诺书,坚持维护农民权益,严格执行公开、公正的程序;同时制定工作方案、人员摸底调查、制定认定办法、三榜定案、建立成员档案材料等。
2.科学完成资产量化、股份设置与管理。经过成员代表会议选举,已明确产生监事会、理事会,加强股权设置管理。明确赋码登记信息,规范登记赋码对象和名称,形成组、村、办事处三级联动。成立了本溪满族自治县观音阁街道办事处小市村民委员会股份经济合作社,并举行挂牌仪式,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创新产业扶贫型经营模式。如:小市村在经过征求新、老农户意见后,做好新老户落户时间点(1999年3月1日)人口统计情况、明确产改基准日(2019年5月14日)及之前在籍农业户口,基本确定了小市村经济合作社成员,实行一人一股制。
(二)规范权力运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1.建立“三会”,保障“四权”,加强组织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这“三会”,搭建起权责明确、各司其职的内部治理结构,有效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这“四权”。应该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加快了城乡技术、资金、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拓宽了群众致富门路,提升了农民“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桓仁县积极创新思路,总结提炼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37工作模式、18步工作法”,确保改革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2.充分发挥经济合作社功能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组织登记证书后,可依规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发挥好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做好“服务文章”。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各类服务实体,为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本溪县东营坊乡的洋湖沟村(画家村),能够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优势,逐步提升区域产业,为农村集体经济有效、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拓展“赋权活权”,给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1.着力推动农村产权交易。以集体资产股权“赋权活权”为重点,着力解决“权能不完整、流转不顺畅”等问题,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2017年我市建立了“本溪产权交易市场”;2019年依托桓仁县的两个试点镇接入了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网络平台,未来可实现农村各类产权、资产、资源交易信息整合发布和全流程网上交易。产权交易市场做为保障集体和农民财产权益的重要抓手将发挥巨大作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增强人民群众在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获得感。
2.积极探索股权抵押等机制。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工作,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是失去农村产业发展,支持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2019年,本溪县、桓仁县推行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试点工作,未来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红利与金融惠农支农相结合,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纽带,在符合规划前提下将农户所持股份(股权证)作为抵(质)押物,或利用闲置的各类房产设施、集体建设用地等发展相应产业,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用于新农村建设等。
(四)壮大集体经济,推动集体经济新发展
1.全面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市参与清产核资单位2310个,其中:村级283个、组级2027个,现已全部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通过资产清查,理顺了旧账、纠正了错账,把账外固定资产清理出来、纳入账内核算,核销了部分坏死账,解决了很大部分的历史遗留问题。清产核资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家底、明晰了产权,理顺了关系、明确了责任,切实维护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利益。各村组建立健全了集体资产、资源及债权债务台账,完善了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能够对债权债务履行等实行有效监控,能够掌握村组集体资产资源实际变动情况。
2.以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为目标。我市201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自2017年以来,共计安排 万元专项补助资金,以集体经济薄弱村和年经营10万元以下村为重点扶持对象,用于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项目,培育村级集体经济稳定的经营性收入来源,积极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据初步统计,2016-2019年以来,全市共扶持104个村发展产业项目,截止2019年末,有收益的村数为87个。
二、推进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通过改革摸清了集体资产家底,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丰富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内涵,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保护了农民的权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改革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存在产权制度改革区域不平衡问题。虽然按照“规定动作”顺利推进我市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但各县(区)之间,有的推进得快,有的推进稍显慢,有些做了深入探索,有的尚未深入;集体经济发展也存在区域不平衡情况,虽然在逐步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但客观上这种相关薄弱的乡镇、村组是仍然存在的。粗略统计,目前能够开展分红的村不足1/3。
(二)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方法需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与股权管理仍面临着新问题:新增人口仍需要解决谁具有成员身份资格、是自然取得还是加入(申请)取得、获得成员身份后又该如何管理等等诸多问题。成员界定标准不清晰、不持续等问题久而久之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不稳定或形成隐患。股权如何设置,什么模式进行管理,如何有偿退出,如何继承或赠予、抵押担保等等,都是目前乃至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农村集体经济尚未形成有效的长效治理机制。通过深化农村改革的手段,努力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独立的产权主体身份代表农民集体对外开展经营活动,一般可以借鉴现代企业治理的模式,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降低集体经济经营风险。对于集体资产规模较大的村,日常经营管理的压力也较大,尚存在政经不分、缺乏现代治理机制等问题,多多少少会出现干部权责不清、决策不民主、资产管理不透明等现象。
三、下一步建议
眼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不同地区已经做了很多探索及新突破,未来如何将改革继续引向深入,确实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提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质量。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巩固改革成果,提升改革质量,要针对客观上存在的产权制度改革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改革薄弱区域或难点区域,加大政府、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扶持力度,采取精准措施,实现消除薄弱村的任务目标。
(二)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基础。现代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离不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制度支撑。因此,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是大势所趋,更是势在必行。
(三)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改革是手段,目的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产业发展上,有些是物业租赁经济,有些是服务经济,有些是现代农业,有些是乡村旅游,有些是二三产业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集体经济发展可谓呈现经营多元的特性。就本溪特点来看,结合自然风光景区等优势,完全可以探索“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农商结合”的路子,从生产服务业到生活服务,比田间到舌尖,都为我们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超强丰富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