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乐县成立农业纠纷“仲裁庭”“现场办案”化解矛盾纠纷
发布时间:2020-11-20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10月份,正值秋延迟辣椒丰收季节,在山东省昌乐县宝都街道绕尧沟社区农民李东光的拱棚里,一个个辣椒色泽鲜艳,如羊角般挂满枝头。
然而,今年的丰收来的并不容易。8月份,李东光的7亩辣椒正在坐果期,他从尧沟农资购买农药,喷施后当天叶片就开始变黄、卷曲,严重者枯萎。李东光着了慌,觉得应该是农药出了问题。
情绪激动的李东光找到经销商讨要说法,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李东光先后向县信访局、农业农村局、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等举报投诉。了解到情况后,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纠纷“仲裁庭”当即组织农业专家“现场办案”,很快就给出专业处理意见,在妥善化解这起农业纠纷后,又为李东光提供了针对性技术服务。
“我到农业农村局工作后,经常收到农民投诉农药、肥料、种子等方面的问题,农民和经销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调解难度大。于是,我多次召集植保、土肥、种子等方面技术人员研究讨论,寻找解决纠纷的途径和办法。”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军清说。
说干就干,昌乐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决定参照土地仲裁的流程和办法,探索构建运营机制。
一方面,规范农业纠纷处置程序和流程,依法依规办事,为农民搞好服务。成立土肥、植保、种子、农药监管四类农业生产纠纷调处专家组,与农资监管人员协同配合“现场办案”,通过田间现场鉴定、农资店监管检查等程序,综合分析产生纠纷原因,出具现场鉴定结论。
另一方面,建立农业纠纷“仲裁庭”,落实专门人员,配备录音、录像等设备。根据田间现场鉴定结论,按照自愿原则,对涉事双方依法调解,调解成功出具调解协议书。经三次调解不成功,由农业“仲裁庭”形成仲裁决议,向当事人双方送达调解终止告知书和仲裁决议,并建议当事人走司法途径,引导农民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
“一年来,我们出动技术专家200多人次、监管人员300余人次,参与农业纠纷调解和仲裁,公平、公正处置农业纠纷90余起,帮助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万元,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县农业纠纷“仲裁庭”庭长唐巨信自豪地说。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