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到生产美丽转型不离农 收入涨数倍
发布时间:2020-05-05信息来源:辽宁新闻网
很多人进城打工是为了绕开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累生活,不过,58岁的范淑清夫妇却和很多人不同。从农民走向农民,是他俩的选择。二十年前,家住黑龙江省泰来县的范淑清夫妻将家里的30多亩田地转包给别人,两口子来到了沈阳。他俩并没有进城打工,而是准备在花卉种植圈子里大干一番。
想着容易,真干就难了。别看都是农业圈里的事儿,可隔行如隔山,种大田和种植花卉可不是一回事。于是,范淑清干脆就到当年很有名气的铁匠屯花卉基地里去给人打工,边干活边“偷艺”。两年多的时间里,范淑清从下种到育苗,从移栽到灌溉,从除草到杀虫,边干边琢磨,逐渐成了养花高手。
积累了经验,摸透了行业,夫妻俩也就着手自己干了。转过年,夫妻俩租大棚,进行花卉种植,并逐渐做大自己的花卉种植产业。十几年间,他们夫妻先后在铁匠屯、南塔六队、下深沟等花卉基地进行花卉养殖。十年前,范淑清将花卉养殖搬到了林盛吴八家子花卉基地,这里也是她夫妻俩这些年经营面积最大的花卉种植场所。虽几经辗转,“洪生花场”这个名字在圈子里一直叫得很响。如今,她每年向市场输出花卉两百万盆左右,主要是串红、碧冬茄、蝴蝶花等品种。
收获美丽的背后,也有着辛劳与汗水。当粮农们十月收获,花农们已经开始着手新一年的花卉种植,十一月开始,花农们便开始在棚内忙碌,每日烧火为大棚增温,早晚卷帘为大棚保暖。一个冬天下来,花农们都是这样在大棚里度过的。在花农的精心培育下,一年间会有三茬花卉走向市场,扮美城市,扮美你我的生活。范淑清的花卉种植不仅供应沈阳市场,省内的很多城市也前来采购。从粮农到花农的身份转变,可以说是范淑清夫妻俩转型的重要一步。虽然还是辛苦劳作,但收入较种植大田相比增长了五六倍,也是他们夫妻俩成功的最好证明。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孙海/摄 高级记者 刘宏伟/文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
热点排行
-
1
金融信贷“给力” 为乡村振兴“贷”来源头活水
-
2
广西1.5万行政村集体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
3
2020年山东省农业保险补贴种类增至71个
-
4
安徽举办水稻产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推进会
-
5
【疫情防控】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六举措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附通知全文)
-
6
山东: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
7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做好春节后错峰返程加强疫情防控等工作
-
8
[葫芦岛]葫芦岛市农业农村局开展“3·15”法律宣传活动
-
9
山东荣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进企入户
-
10
月嫂、保姆不用“盲选”!信用、健康、经验都能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