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辽阳市“科技小院”登上《农民日报》一版头条

发布时间:2020-03-24信息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科技小院 耕耘春天 

  ——10个科技共建专家服务团队力助辽宁省 

  辽阳市现代农业发展 

   大地回春,猫了一冬的人们开始忙着春耕备耕。“前几天道地中药材科技小院的科技人员打电话,让我提醒准备种草药的人家,该联系种子、栽子了,别到快种地的时候再联系,那时候栽子质量不一定有保障,或者根本买不到栽子了。”日前,辽宁省辽阳县八会镇石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红伟告诉记者。 

  辽阳市东部山区是很多道地药材主产区,适合发展中药材种植。但是由于生产的药材大多被药贩子收走,农民从中药材种植中受益却不多。近年来,在道地中药材科技小院的指导下,八会镇石泉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新增种植户70余户,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余亩,还建立产地初加工厂。加上中药材科技小院团队与安国、亳州、樟树等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联系,产品可以在价格相对平稳时实现交易,每亩中药材种植增收500元。 

  科技小院是辽阳市政府与辽宁省农科院市院科技共建的主要内容,市院联合组建10个科技共建专家服务团队。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目前科技小院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主要通过电话、微信及农村广播等形式开展。今年一季度以来,科技小院共落实新品种示范22个、新技术15项,组织现场技术指导2次、集体培训2次,组织线上技术指导110次,农村“大喇叭”巡回广播30次。 

  辽阳市副市长马立阳说:“要坚决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为加快辽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结合辽阳市农业产业现状、发展方向,辽阳市与辽宁省农科院共建科技小院,围绕辽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9个区域示范带建设,以及辽阳市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发展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培育一批农业精品,示范引领辽阳市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支撑,助力产业升级 

  灯塔市佟二堡镇亮口子村水田较多,村里的种植大户赵成新去年种了150亩水稻田,经常参加水稻科技小院培训的他告诉记者:“我在水稻专家的指导下转变思路,改种优质水稻,学习东荒农场的种植模式,种地成本降低了,水稻增产增收,一亩地要多打150斤。” 

  虽然因为疫情不能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针对当前水稻即将播种的情况,水稻科技小院为灯塔市佟二堡东荒农场制定了详细的备耕方案。东荒农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农场场长徐振辉介绍:“通过增加水稻密度减施氮肥,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用杀虫灯、诱捕器,做到减施少施农药。省农科院水稻所专家在这专门做除草研究,推广叶龄模式栽培,改变过去栽完苗就施肥的习惯,水稻栽培提高一个台阶。” 

  “村里的大喇叭天天广播设施蔬菜春季生产采取的预防措施,还利用微信及时提醒我们注意天气变化。”辽阳县下达河乡大西沟村党支部书记沈晓峰说,他们前两年新建了26栋设施大棚,以每亩一年1000元从贫困户手中流转了土地。在蔬菜科技小院的支持下,主要种植西红柿,一个棚一年收入3万元,村里还拿出两个棚做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增收。 

  在科技扶贫工作中,辽阳市组织科技专家与产业扶贫项目签约,搭建面向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扶贫小院”。辽阳市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程,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52个省级贫困村已全部销号,11990户、2364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科技小院极大助力了辽阳农业产业的综合发展与升级,如绿色蔬菜科技小院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以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户联合种植;不老莓产业科技小院在企业基地建立300亩核心示范区,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用紧密合作;高效食用菌产业科技小院积极推广污染袋无公害处理利用技术,利用废菌棒和污染料再生产其他菌类(平菇、鸡腿菇等),通过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突破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增加农民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种养结合,优化产业布局 

  霜霉病是3月底至4月上旬对月季生长危害最大的病害。“特种花卉科技小院提早进行了指导,在温室管理上要做好通风、控制湿度,并将在什么时段进行排湿放风、怎样进行控温的具体措施教给我们。”辽阳市俊德月季合作社理事长周俊德介绍,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科技小院服务团队与他们密切沟通,跟踪了解生产经营状况。辽阳市太子河区望水台乡上王家村已经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绿花月季种苗专业繁育基地,并逐渐向周边辐射发展。 

  特种花卉产业专家服务团团长马策向记者介绍:“我们围绕盆栽花卉冬春季养护中的病害防治、整形修剪、花期调控、肥水管理和设施环境调控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配合企业对受疫情影响的部分盆花产品调整生产计划、错期上市,降低疫情对生产和销售的影响。” 

  科技小院给农户提供新的种植模式并推广,在项目实施中坚持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用地和养地结合,在项目区内大力推广了立体种植(草莓)、林下经济(道地中药材)、稻蟹(鱼、鳅、小龙虾)共生等环境友好、生态循环的新型农作制度和种养结合创新模式。 

  单纯种植水稻的收益有限甚至亏损。“一亩地的租金就要1000元,这几年水稻价格还下降,种水稻根本不挣钱。如何不让老百姓吃亏,还能让水稻增值,我们尝试在稻田里养小龙虾。”灯塔忠信淡水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忠信说,起初他们自己也没有搞成,在淡水渔业专家服务团的帮助下,小龙虾育苗取得突破,解决了龙虾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去年试养了10亩,一亩地收了将近150斤,亩效益达3000元,虽然水稻减产了,但是品质高了,售价也高了,今年准备大面积推广。 

  淡水养殖科技小院开展了小龙虾、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及稻田(小龙虾、台鳅)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共繁殖小龙虾苗种100万尾、大鳞副泥鳅水花苗种5亿尾,在辽阳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示范稻虾种养25亩。特别是小龙虾人工繁殖的成功不仅填补了全省的空白,而且为辽阳市乃至辽宁省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辽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杜振宇说:“科技小院优化调整了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内部之间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产业相互融合、物质多级循环的格局,有效地推进了辽阳地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主体的建设。一批精品特色粮食、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淡水鱼得以优先发展,并初见成效。” 

   改善生态,发展绿色农业 

  “受学校、大食堂等尚未开业的影响,现在鸡蛋销售行情不理想,处于亏损运营状态,科技小院帮助我们销售部分有机肥。非典与禽流感我们都经历过,挺过去就好了。”灯塔聚源禽业有限公司经理付振歧说,在科技小院的指导下,公司已经做好了鸡场的防疫工作。 

  灯塔聚源禽业有限公司在铧子镇形象村有一个蛋鸡养殖基地,养了6万只鸡,每天有10吨鸡粪需要处理。辽阳市与省农科院进行科技共建后,专门成立了禽粪加工科技小院,他们介入后引进发酵技术,自己开发菌种,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把鸡粪变成了有机肥。付振歧对科技小院的工作相当满意:“原来基地真是‘脏乱差’,经过处理后环保测评也合格了,还形成了循环经济。” 

  针对企业现有的畜禽粪便无法合理处置,长期堆放于厂区地面,严重污染大气、水、土地的问题,禽粪加工科技小院通过对项目区开展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保证了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畜禽粪便资源化高效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两大系统的良性循环。 

  禽粪加工产业专家服务团团长何志刚介绍,该技术还能增加企业的利润,生物有机肥关键是功能菌在有机肥载体上的定植及扩繁,通过引进高效多功能生物菌剂,实现有机肥到生物有机肥的产品升级,提高企业利润,“按照年处理2000吨禽粪计算,原销售价格为650/吨,升级后销售价格可达1000-1200/吨,预计每年为企业增加销售额70-110万元。” 

  科技小院有效推进了辽阳地区的农产品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10个科技小院重点实施的水稻、淡水鱼、食用菌、蔬菜、草莓、不老莓、特色花卉等产业均实现了绿色标准化生产。 

  辽宁省农科院院长隋国民表示,今年将按照辽阳市政府对各产业发展的需求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情况,早谋划、早准备,为各服务对象制订春耕计划。继续开展远程技术培训与指导,及时沟通,保障技术及时落实。一旦疫情解除,各小院马上赴现场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阅读 30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