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合力 齐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01-15信息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俺一没啥学历,二没一技之长,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家门口建起了扶贫车间,上能赡养老人,下能照顾妻儿,足不出村就能挣钱,俺心里踏实着哩!”1月2日,工作之余,与记者攀谈起来的刘东笑容满面。
刘东是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皇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口之家,妻子和9岁的小儿子都是残疾人。家里家外、洗衣做饭,刘东都是一肩挑,负担极重。“自从进了扶贫车间,步行5分钟就能和俺村的人一起上工下工,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俺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刘东说的工厂是村里建的化肥厂,辐射带动周边五六个自然村的富余劳动力就业。每天一下工他都是第一个赶回家做饭,照顾妻儿。“一家人在一起,家里有了人气,再也不是冷清清的了!”
小康路上劲头足
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易地搬迁……近年来,我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一手抓剩余减贫任务攻坚,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捷报频传,硕果累累。2019年,全省实现68.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169个贫困村退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5.7%、116.9%;2018年计划退出的19个国定贫困县、14个省定贫困县于2019年5月正式宣布脱贫摘帽,2019年计划退出的14个贫困县已完成市级初审,有望如期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
为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2019年,我省加大资金投入,健全与脱贫攻坚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省、市、县三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6.6亿元,其中省级投入36.25亿元,同比增长74.3%。53个贫困县前三季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5亿元。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47.9亿元,交易宅基地复垦券收益63.63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
不获全胜不收兵
入村4年多来,带领村民种植软籽石榴,并套种西瓜和花生等作物,花卉苗木也发展了百余亩,牛、羊、禽养殖也相继发展起来……忙完一天的工作,叶县辛店镇新杨庄村第一书记王超打开笔记本记录起村里的点滴变化。
2019年12月30日一早,濮阳县清河头乡娄昌湖村第一书记张保军就匆匆赶到贫困户家中,了解脱贫项目遇到的难题。
帮谁家收过麦子,为谁家送过面粉、棉被,调解过谁家的纠纷,给学校送过多少体育器材,修了哪条路,被亲切地称为“大老郭”的汝南县板店乡柴庄村第一书记郭志平做的每件事,村民们都牢记在心。
如今,我省选派的1.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2.1万个驻村工作队,实现了全省贫困村和脱贫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全覆盖。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扶持创业,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7年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2019年前三季度达到8986.4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创新机制聚合力
2019年,我省大力发展优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花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覆盖带动贫困人口193万人。加快发展小型加工业,规范建设扶贫车间3811个,受益贫困人口5.1万人。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全省各层级组织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副产品4.9亿元,带动7万贫困人口脱贫。持续发展电商产业,促进农产品上行415.7亿元,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5.93万人。
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河南扬着斗志,挥洒着汗水,啃下一块块贫困“硬骨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上下信念坚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