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山区创新推出“飞地合作”模式,大棚跨村建,抱团办产业

发布时间:2020-09-02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815日晚,烟台市莱山区官庄村果蔬基地旁的酵素生产大棚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郝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郝永正带着村“两委”成员争分夺秒赶工期,加班到凌晨两点半。他们按照每罐670斤糖蜜、1吨废弃菜叶、3.5吨水的比例,共制作了15罐酵素,经过两到三个月的发酵即可生产出环保酵素水肥,预计年产量可达4000余吨,产值200余万元。

两个村庄一东一西,相距15里。郝家庄村为何把项目建到了官庄村?

原来,郝家庄村是莱山区莱山街道唯一一个旧改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村庄发展受到制约。官庄村是莱山区最大的村,400多户菜农栽种了3000多亩蔬菜,却面临着每日垃圾处理不及时和土壤日渐板结及产业单一等问题。

一个村发展无用武之“地”,一个村发展后继乏“力”,能否合作达到优势互补?

面对这一难题,莱山区众享37°小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区党委主动当起“红娘”牵线搭桥,创新推出“飞地合作”模式,俩村达成协议,郝家庄村租赁官庄村山海南路以西土地,发展酵素产业项目。项目投资400万元,于201911月开工,今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主要利用3000余亩菜园地的剩菜剩叶和400余户菜农的厨余垃圾作为原材料加工生产成为酵素,通过水肥一体化再回到菜园中,既实现废弃利用,还能缓解土壤板结,形成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提高了蔬菜的品质。

得益于两村“飞地合作”的成功启示,莱山区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通、治理相融”原则,创新打造众享37°小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区,构建以“小镇”党委为核心,7个村党支部为支撑、6个特色党支部为拓展的“1+7+6”组织体系,以官庄为中心,涵盖7个村,化零为整、融合发展,流转土地7000余亩,走出一条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自2017年以来,莱山区每年拿出2000万元财政资金对村居致富项目进行奖补,“小镇”辖区内7个村用不到2年时间,全部由村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发展产业项目。

2019年,“小镇”党委牵头注册成立了烟台众享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当红娘”升级为“搭平台”,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将众享37°小镇党建融合发展区7个村规划10个产业项目,围绕建设“生态果蔬花园”“绿色康养小镇”的目标定位,以官庄村、友谊村为代表,建强绿色蔬菜、香草培育、水果采摘示范园区,振兴特色种植业;以植物园、农禅谷为代表,规划建设休闲体验中心、亲子研学基地,振兴乡村文旅产业;以河北村、东沟村为代表,发展羊汤、老豆腐等特色小吃,振兴特色餐饮产业,以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编辑: 提文凡 作者: 董卿 从春龙 通讯员 冯涛

阅读 54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