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别样”致富路——贵州省清镇市多模式发展现代特色产业观察

发布时间:2022-09-08信息来源:中国农网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近年来,贵州省清镇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面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富民”行动,坚持宜种则种、宜林则林、宜旅则旅,找准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蹚出“别样”致富路子来。

释放生态红利,美丽风景变成“钱”景

三合村地处贵州省清镇、黔西、织金三县交界处,下临美丽的东风湖,新店镇最高山峰云盘山坐落此村。伫立在高山之巅,乌江源百里画廊的“大鹏展翅”“水西姑娘”“天柱峰”等美景尽收眼底。

“真没想到,清镇会有这么好的高空滑翔网红打卡点,视野不仅开阔,而且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在高空滑翔时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太惬意了。”一名来自贵阳的游客帅雨在清镇市新店镇三合村滑翔时说道。清秋时节,在滑翔基地的上空,十多个色彩斑斓的滑翔伞在自由飞翔,为这湖光山色增添了不少美感和活力。

多年来,三合村由于缺少产业支撑,加之石漠化严重,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滞后,在2021年村集体仅有1万元左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实行“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与贵州荣益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滑翔伞基地合作项目,让三合村一下子成了网红打卡点。

乘势而上,做大产业。三合村对接马蜂窝旅游公司推动羽曳露营基地项目落地,谋划打造“露营+垂钓”“露营+音乐”“露营+篝火”等旅游产品,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滑翔伞和露营基地进驻后,村民获得了定期递增的流转金和农房租金,村集体也相应获得‘递增+固定’的收入。短短几个月,村集体现在就增收10万元,有了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新店镇三合村驻村第一书记岳汉介绍道。

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已有6名村民在马蜂窝露营基地就业,人均年收入达3万余元。曾经无人问津的三合村,如今人山人海,村民们提着土蜂蜜、跑山鸡、土鸡蛋、土猪肉等农特产品摆摊销售。“现在土特产好卖得很,一年能多赚好几千元,这日子越过越红火哩。”新店镇三合村村民汪先平面挂笑容地说道。

开展农机服务,农业增效村民增收

“以前收苞谷,都是一个个掰、一筐筐背,现在都是机器作业,效率高、速度快,秸秆粉碎后还可以肥地哟。”在清镇市卫城镇犀牛村玉米收割现场,当地村民对合作社运作的收割机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仅是清镇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今年,清镇市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入股”的方式,由犀牛村村集体入股51%,成立了第一家以农机服务为主的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国家补贴、行业扶持、成员共同出资、成员自带机械入社和接受他人捐赠等渠道出资购置,开展全程机械化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运输等一体化、精细化全程服务,并实行按股分红,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目前,清镇市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有复合型收割机3台,904型拖拉机3台,804型拖拉机1台,1024拖拉机1台,玉米、大豆播种机2台,油葵播种机2台,植保无人机1台,拖车1台。随着一个个“新家伙”登台亮相,“如何种好地”问题也迎刃而解。

“我们在承接本村农业生产服务的同时,还积极走出去,为麦格乡、王庄乡等邻近乡镇提供社会化服务,大大拓宽了发展路子。”清镇市卫城镇犀牛村党支部书记林丹说道。今年以来,农机合作社开展社会化耕地达1165亩,无人机植保、农作物收割2873亩,收益达45万元,除去人工和燃油成本收益约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农户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只有农机手技术过硬,农户才会选择我们、信任我们,我们合作社也才能够发展得更好。”清镇市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提军如实说道。通过分批次吸纳年轻人参与农机培训,犀牛村第一批次已拿证的有11名,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了人才支持,也有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坚持保湖富民,李子熟了日子甜了

“我们村的李子个大饱满、色泽鲜亮,咬上一口,皮薄汁多、甘甜爽脆,欢迎大家前来品尝购买。”近日,清镇市站街镇小河村的晚香舒李经过3年的精心管理,终于迎来了首次挂果上市,村党支部副书记汪红梅正忙着为本村李子做代言。

小河村地处清镇市红枫湖上游。由于红枫湖“大水缸”保护的需要,一些污染性的养殖业、加工业等都被禁止发展,如何让农业高效发展、群众增加收入成为小河村面前的难题。小河村坚持保湖富民,通过“村集体入股+农户土地入股+有偿流转+合作社经营”方式,将全村可用土地整合起来,成功流转土地种植两批晚香舒李共计750亩,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发展路子。本次挂果的晚香舒李是小河村众拓越合作社于2019年栽种的第一批,挂果面积为200亩,将为村集体带来25万元的收入。第二批为2020年栽种,明年也将陆续挂果上市。

走进小河村李子基地,香甜馥郁的浓浓果香扑鼻而来,漫山遍野的李子树上,一颗颗金黄硕大的果实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鲜艳,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悦景象。

“听说小河村的李子成熟了,我就带上家人、约上朋友出来游玩,边采摘边吃着甜甜的李子,很有满足感。”正在采摘李子的游客汪女士开心地说道。只见游客穿梭于李子林间,时而拍照留念,时而摘果品尝,脸上露出愉快、满意的笑容。

“晚香舒李产业发展过程中,施肥、除草、管护、采收等各阶段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在用工高峰期每天可提供40个务工岗位,目前已累计用工4000余人次,村民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村集体按20%的比例参与分红,入股农户则按10%的比例参与分红,随着李子挂果上市,分红终于有了着落。”小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军介绍道。

李子熟了,村民日子甜了,小河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实。

作者:杨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阅读 39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