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中口村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脱贫奔康路

发布时间:2020-06-12信息来源:中国农网

一年四季,方竹将根深深扎进贫瘠的土地汲取养分,维持着生生不息、万古长青的姿态。这种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中口村林间随处可见的野竹,虽不粗壮,却也不惧严寒酷暑,向山而生,傲然挺立。作为省定贫困村,中口村的村民就如同这方竹,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他们奋发图强、踏实肯干,奋力撕下贫困的标签,倔强地将这片穷困不堪的闭塞村子变成焕发生机的美丽新村。

幸福生活

6月9日,藏在偏僻幽静山谷中的中口村早早地醒来。

望着鸡舍里上百只活蹦乱跳的小鸡,院内愈发油绿的蔬菜,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4组贫困户王福秀露出欣慰的神色。

这位仅靠双手行动的妇女,在14年前丈夫意外离世后,抡起手臂将儿女抚养成人,如今新建两层高的楼房,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王福秀用双手托起了脱贫奔康的梦想。

“走过路过别错过,快来买新鲜的水果……”将家里四头牛赶往山上放养后,来不及歇脚,2组贫困户李文刚便拉着一车水果驶出了村子,喇叭吆喝声回荡在清晨的山谷间。

卖水果只是他在疫情影响下所谋的副业,搞养殖才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去年家庭年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今年,他决定再养些鸡和鸭,顺道还把家里剩余的五个房间装修了一番,打算开民宿迎客人。

鹰嘴岩下,如樱桃般晶莹剔透的钙果挂满了枝头,一米高的柿子树、贡梨树在晨风中摇曳,一大早,4组贫困户王秀珍和丈夫就来到水果园里忙碌了起来。

这对夫妻于2017年在享受政府易地搬迁政策补贴下,建起了一座轻钢材结构的“小别墅”,如今80亩特色水果园成了王秀珍夫妻俩奔向小康的希望。

“取经”之路

在中口村,像王福秀、李文刚、王秀珍一样,为摆脱贫困而不懈奋斗,从而开启各自崭新人生的贫困户共有27户66人。这66位中口人命运的改变,始于5年前村里安排的一趟新村建设“取经”之旅。

2015年6月27日,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朱玉杰带领村组干部、党员、贫困户代表20余人,前往朝天区沙河镇参观学习。作为贫困户代表,李文刚也去了。

看着整洁扮靓的庭院,房前屋后套种的果蔬,密集分布的菌菇大棚,大家深受触动,不敢相信眼前富饶的村落与自己家乡仅有40公里之隔。

回程的车上,大家神色凝重,沉默不语,心情如同窗外大雨般沉重。“一想到自己家乡道路不通、杂草丛生,如同荒山般凋零的光景,便都泄了气。”李文刚说。

这一切,都被朱玉杰看在眼里。他知道,这趟旅程深深刺痛了大家,但他并不着急去安慰。“一定要给村民时间进行直击灵魂地思考,落后思想才有可能发生重大的转变。”他说,这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过程。

接下来,朱玉杰和帮扶干部及时主动出击,挨家挨户摸底村民发展意向,然后提振发展信心。朱玉杰将村民分成了“一说就动型”、“ 反复说才动”型、“再说不动型”三类,他决定先从“一说就动型”入手,因为这类人员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业,李文刚被他归在了这一类。

返乡创业

“文刚,愿意回村发展不?”“朱书记,家里要啥没啥,还是在外打工好!”“要不先回来看看再说?”2015年8月,已外出务工的李文刚突然接到朱玉杰的电话,一开始拒绝回村的李文刚,在朱玉杰再三恳求下回了一趟家。

刚到入户路,李文刚就被眼前的景象所怔住:以前通往家门口那条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消失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

原来,朱玉杰和帮扶干部在入户时了解到,很多村民不愿发展的原因是基础设施落后。痛定思痛,他们开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解决群众心中的痛点,修路便成了最紧迫的事。当年年底,该村硬化组道15公里,硬化入户路4.5公里。

“路都给你修好了,这下你该没理由拒绝吧?”没等李文刚缓神,朱玉杰便把他拉到一旁,结合国家政策耐心地劝说了一通,从房屋修缮聊到产业规划,从家庭情况聊到孩子上学问题,这次李文刚被彻底说动了,他决定留下来发展。

建房改房

在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2016年9月,看着新建的两层高的浅桔色漂亮楼房在老屋基拔地而起,李文刚和妻子心里乐开了花。

一带二,二带三,以李文刚建房为开端,越来越多的村民陆续返乡修房子,中口村演绎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建房改房“大革命”。

“短短一个月时间,一幢,六幢,十幢……条件稍好的村民都开始盖起了楼房,条件稍差点的村民也开始改造危旧房。”朱玉杰说,时至今日,他仍忘不了当年村民在中口大地上修房改房的热闹景象。最终,中口村96户进行危旧房改造, 36户新建了楼房。

在成功吸引能人返乡、顺利改善基础设施后,紧接着,村里开始谋划特色产业。经过多次调研和讨论,基本确定了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的方向。

接下来,中口村鼓励村民发展鸡、羊、鸭等养殖业,此外,还改土改地建梯田,引进业主种果树,随着果园吸引游客的增加,村民又开始发展旅游民宿。

截至目前,中口村建立了脆红李产业园200亩,四季采摘园100亩,王秀珍返乡创业水果园80亩,发展剑门关土鸡庭院养殖户55户、存栏1.2万只,新建民宿4家、生态农庄1家。在今年3月份,中口村开始利用山林发展笋用竹经济,建立起1.2万亩笋用竹基地。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从“空壳村”到“实体村”的跨越,彰显的是一个贫困山村的“自省”,蕴藏着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幸福密码。



阅读 3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