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老区跨越发展的“康庄大道”
发布时间:2020-01-07信息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有路,农民出行更方便;有路,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有路,农村小康有希望……
如今,行走在桐柏老区的村村户户,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桐柏县委、县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助力桐柏老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2019年11月1日,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授予桐柏县2019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这是桐柏县继2018年度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命名为河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称号后,再获殊荣。
“‘四好农村路’让桐柏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桐柏县委书记莫
中厚、县长贾松啸告诉记者。
1、提升站位抓谋划,统筹协调抓落实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桐柏是革命老区、苏区,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然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总人口48万,其中农村人口约39.5万。3558个自然村60%以上处于深山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落后是导致桐柏县整体贫困的重要原因。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路子该怎么走?增收该怎么办?乡村该怎么振兴?经过反复论证,桐柏县在加强脱贫攻坚有关政策落实的同时,把“四好农村路”建设摆在桐柏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列入每年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为加强对“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桐柏县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创建工作方案,连续多次召开全县动员会和推进会。县委书记莫中厚、县长贾松啸等领导多次进行实地踏看、现场调研和安排部署,并把“四好农村路”创建活动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多部门协调联动,上下齐心,形成合力,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大合力。
2、突出关键抓重点,注重质量抓建设
桐柏县的决策者们深知,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能促进全县决胜脱贫攻坚,而且能助力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更能铺就党和群众之间的“幸福路”,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为此,桐柏县将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作为近年的重点工作并列为县委、县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目标完成。建好农村路,资金是保障。为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大跨越、大发展,桐柏县坚持“政府兜底、多元投入”的建设机制,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县财政对交通建设资金缺口实施“兜底”,对交通投入年度预算足额、按时拨付,着力推动资源向交通聚合、要素向交通聚集。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000余公里、桥梁3300多延米。今年又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以及自筹资金近3.2亿元,实施“通村入组工程”695公里,打通全县722个20户以上尚未通硬化路的自然村,桐柏县成为全省第一批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的县份,实现了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先导工程”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采用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导群众、企业自建。目前企业自建公路6条40余公里。群众出工建设道路3条15.8公里。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谋发展,抓项目就是增后劲的思想,始终把项目建设、资金争取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上级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县里成立了项目资金争取工作领导小组,吃透政策,科学谋划,做好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工作,提高了项目申报的成功率。近五年,共向上级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36个总投资78276.4万元。同时,完成了“十三五”交通运输现状普查及发展规划工作,建立起了项目建设“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可持续发展备足了后劲。有力的资金支撑,为全县构建了“横纵支线”大交通格局。为保障农村路建得标致,桐柏从实际出发,对所有村、镇道路逐一核实,实现全县一张图规划,合理设计,注重效益,达到了路与景、行与游的完美结合。
工程质量是交通建设的生命线。桐柏县交通运输局在建设过程中,严把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各道关口,在严格落实“三同时”“七公开”制度的同时,采取“三不五严”措施,确保建设质量。“三不”就是:项目开工前路基宽度、强度达不到标准不准进场,施工机具、建设材料不合格不准开工,交工验收不合格不准结算。“五严”就是:严格施工队准入,择优选择有实力、信誉好、业绩优的施工队参与施工。严格施工规范。严格执行工程中间交工报验制度,一道工序不合格,严禁进入下一道工序。严格试验检测,用数据说话,对路基、基层、面层三阶段严格进行试验检测。严格监督检查,每年聘请10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村组群众担任义务监督员现场监督,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所有项目的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5%以上,质量优良率一直位居南阳市前列。在全市“通达杯”竞赛中,相继获得铜杯奖、银杯奖、金杯奖等奖项,老区群众告别了“进城需一天”的历史,“汽车开到家门口”的愿望变为现实。通过多重举措,桐柏县打造了“四好农村路”的精品工程、廉政工程和样板工程。2015年以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99%以上,未发生任何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或重大质量事故。
3、网格管理更精致,专群结合保畅通
放眼桐柏城乡,各类道路两旁郁郁葱葱,与农田一道构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近年来,桐柏县立足自然优势,加强公路管理,努力让群众出行更安全。为确保新建项目路基和路肩宽度达到“文明示范路”创建标准,该县投入大量资金,对部分路段先砌筑挡土墙进行护砌,而后填土培护路肩,改变了部分路段多年无路肩、无绿化和严重积水等状况。路面工程完工后,及时配套完善公路沿线附属设施,对穿村过街路段边沟进行硬化,保证排水通畅、路宅分离,并采取高低搭配、红绿相间、错落有致的方式进行绿化。按照分级管养原则,及时将新建成路段纳入养护巡查范围并落实源头监管。
为在运营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让道路更畅通、更安全,把道路管到精致,近年来,桐柏县积极创新探索,破解难题,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强化法治管理,改进管理方式,加快推进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实施农村公路精细化管养,确保“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见效”。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多级网格化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全面推行“路长制”,以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将农村公路划分为“三级”网格,县级路长统筹引领、乡镇片区长部署监督、村级网格长落实推进,对辖区内县道、乡道、村道进行网格化片区管理,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镇村履职”的群管群养格局;制定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全县涌现出村民无偿让地于路,支持公路建设的新气象。为进一步落实“依法治路”的总要求,桐柏县不断强化公路执法机构建设,全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狠抓路产路权维护,安装远程监控升降限高设施和固定限高限宽设施共计75处。持续查扣违规车辆。大力实施路宅路田分家工程,逐步构建起路、宅、田权属明确、基础设施完善、道路安全畅通、公路沿线环境优美、保持山区田园风光的长效管理机制。注重培育和强化基层养护力量,乡镇设置农村公路综合养护岗位,担负“村庄保洁员、公路养护员、路政信息员”职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上岗。为筹集养护资金,县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单列公路养护资金,并按政策逐年提高,对养护工程给予配套补助,所有危桥改造项目不足资金,由县财政统一安排。另外,将农村公路的养护考核纳入对乡镇的综合考评内容,考核与养护资金挂钩,奖惩并举。目前,桐柏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县道优良路率达95%,乡道优良路率达90%,村道优良路率达80%。通过强化管养,全县农村公路实现了“一条道路,两厢景观,三季有景,四季常青”的农村公路新形象。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桐柏县始终坚持“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理念,从投入和机制两方面入手,因路制宜,着力加强公路管护。为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水平,桐柏县不断加大投入,近三年,政府配套养护资金达数千万元,同时又投资购置新能源洒水车、清扫车,大大提升了道路机械化养护水平,有力推进了洒水降尘、路面清洁、大气治理等工作。坚持专群结合,锻造养护管理的“桐柏样本”。桐柏县以“畅、洁、绿、美、安”为目标,坚持建管并重,专群结合,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一是让每个干部群众树立管养意识。把专项会议开到村组,引导群众算好建养成本、劳动强度、社会稳定、生活质量等“四本账”,营造全域管养浓厚氛围。二是让每条道路都有管养保障。县里和乡镇、村分级组建农村公路管养队伍,治理农村公路病害。三是让每段行程都安全舒畅。坚持绿色、生态理念,发动群众义务植树栽花种草,让道路两侧四季常青。坚持安全至上理念,对3米及以上临水临崖路段按照“应安尽安”的原则进行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四是让高效管养成为常态。强化机制创新,坚持治超治违与道路养护、片区示范与季度重点、人工保洁与机械整治、日常管养与应急抢险、专业管养与村规民约“五大结合”;强化自身“造血”,提高养护标准化和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县级养护管理部门新增摊铺机、压路机等养护机具数十台,培训了一批机械操作手,多次举办乡镇养护人员专业培训班。建立完善防洪、防冰雪、大气治理等各类应急防护体系,保障公路畅通安全。坚持以文明示范路建设为载体,累计配套养护资金3000多万元,推动道路设施配套等上档升级,实现“一条道路、两厢景观、三季有景、四季常青”,形成“县道有示范、乡镇有亮点、一路一风景”的路域环境。目前,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县乡路优良率95%以上,村道优良率80%以上。
4、共建共享惠民生拓展服务促发展
桐柏县坚持把服务民生、促进发展作为运营好农村公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农村公路由“走得了、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舒畅”转变。大力实施村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投资5200万元,实现客运北站建成投用;新开通农村公交线路39条,覆盖全县62个预约班行政村;投资2200万元新购置客车39辆、对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进行升级改造;县政府每年财政补贴466万元,兑现山区群众“上车一元钱”的承诺;张贴“桐运通”二维码,方便群众查询客运信息,实现了全县207个行政村农村客运全部“真通实达”;县城公交线路运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覆盖城区各个主要街道。目前,全县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撑、建制村为节点,放射和循环互补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农村群众彻底摆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山沟沟里的农民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美好夙愿。
桐柏县坚持“大交通、大发展”的思路,积极优化服务,倾力做好“农村公路+”文章,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开展农村“公路+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便民连心路。近三年,桐柏县对全县乡村主干道硬化及白改黑建设,围绕构建城乡“15分钟经济圈”,开通了覆盖城区、连接城乡的城市公交,实现农村公共客运服务全覆盖,山沟里的农民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愿望。
实施“交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现代物流,打造致富增收路。桐柏县坚持“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投入巨资规划建设了各大景区公路,沿线打造特色观光园、采摘园、垂钓园、景区景点,乡村游持续火爆。全域旅游业的发展正成为老区农民的增收致富之道,一二三产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之道。在全县重点谋划实施中、东、西共284公里的三大循环圈示范路,建设旅游路8条260公里、产业路7条180公里,实现了全县乡村产业发展连点成线、连景成片。积极助推现代物流发展,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30家现代物流龙头骨干企业,加快道路运输物流信息平台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进村、快递服务入户”双向多向运输服务进一步打通,带动桐柏县特色农业发展,昔日无人问津的桐柏木瓜、板栗、茶叶、香菇、中药材等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随着货运飞出深山,走向世界。按照“一路一景”的思路,积极融入生态、文化等元素,提升道路特色和内涵,打造展示形象、开放招商的靓丽名片。在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国字号城市名片的创建过程中,桐柏县高标准的农村公路成为重要的亮点和加分因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桐柏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不仅带来了乡村颜值的飞速改变,更带来了农民精神面貌的美丽“蝶变”,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因路而富的农民高兴地说:“农村公路创‘四好’,农民生活步步高!乡村路,联四方,发展产业奔小康!道路通,户户通,一通百通万事通。好路径,好风景,激活发展新‘引擎’!农村交通事业的跨越发展,为桐柏县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插上了‘金翅膀’。”近年来,桐柏县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