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推介农业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模式

发布时间:2020-03-27信息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积极探索、创造性开展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模式。日前,省农业农村厅下发通知,向全省推介农业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模式,各地可根据产业发展实践情况,因地制宜吸收借鉴典型经验,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扶贫的路径方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扶贫质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我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71个,建设优势特色基地2721个,培育省级农业品牌164个。贫困地区培育农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00家,农业产业化集群93个,带贫农民合作社1.02万家,组建2.8万人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4万家益农信息社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30.3亿元,优势特色农业带动贫困人口193万人。

  1、洛宁县农业品牌扶贫模式

  以“打造全省重要的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为目标,洛宁县坚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带动全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群众脱贫致富。

  突出绿色兴农塑品牌。围绕“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在产业结构、产品品种、产地布局上突出重点,促进“三品一标”产业发展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

  注重宣传推介强品牌。通过举办节会推介洛宁品牌;组织企业参加展会,不断扩大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通过电商和品牌直销店,线上线下同步经营,不断拓展名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健全质量体系促效益。健全覆盖全县城乡农产品质量追溯管控、质量安全标准化、投入品控制等七大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品牌更大效益。

  突出品牌扶贫强带动。以“一村一特一品一主体”为抓手,以“政府+农产品地理标志+贫困户”“企业+三品+贫困户”等带贫模式为纽带,构建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县84家企业获得农产品质量品牌认证、2个农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建成63个品牌专业村,21个贫困村、1.36万名贫困群众通过品牌带动走上脱贫致富路。

  2、叶县集体经济联村共建扶贫模式

  按照“党建引领、联村共建、财政倾斜、金融服务、保险托底、廉情监督”的方针,叶县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带动贫困群众走上小康路。

  近年来,叶县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首位,实施乡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对党忠诚、干净正派、务实重干的村党组织带头人,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筛选战斗力强、综合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与贫困村、薄弱村党组织结成对子抱团发展。

  通过“阳光增收、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互助资金管理、循环农业、股份合作、企地联营、抱团发展、能人带动、金融扶贫”九种措施夯实产业根基,村级集体扶贫带贫能力持续提升。

  健全财政及金融管理机制,科学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推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加强对村(股份)经济的财务审计监管、实行财务公开;建立廉情监督网,将村集体资产收支“晒”在阳光下,有效预防村级腐败发生。

  目前全县554个行政村(含123个贫困村)村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120个村级光伏电站、148个村级标准化厂房、170个村级互助社和村集体自主经营项目有序运转。

  3、内黄县四个平台促产业提升扶贫模式

  内黄县设施蔬菜种植规模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当地通过加强平台建设规范农产品原产地管理、销售,助力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优势,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瞄准短板建设四个平台。先后投资20亿元打造果蔬交易平台、投资5亿元建设技术推广平台、投资2000万元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追溯平台、投资6000万元建成电商销售平台,内黄县蔬菜原产地质量管理水平及交易能力大大增强。

  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动参与扶贫产业发展,通过带贫服务模式、资金入股模式、土地入股模式、就业带动模式帮扶贫困群众发展,通过政策奖补措施巩固强化带贫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

  该县蔬菜总面积达到63.8万亩,总产量269万吨,总产值40亿元。其中温棚设施总面积达到20.7万亩,总产量193万吨,总产值34.7亿元。通过带贫服务、资金入股、土地入股模式,蔬菜产业累计带动贫困户4398户增收,直接吸纳贫困群众689人就业,帮助当地农民人均增收达6000元以上。

  4、清丰县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扶贫模式

  近年来,清丰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动员全县力量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工,先后建成食用菌示范基地70个,标准大棚1.2万座,种植面积达1500万平方米,年出菇量20万吨,辐射带动1.5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实施“3333”工程,构建3大链条(产业链、循环链、价值链)、培育3大集群(食用菌规模种植基地群、工厂化生产集群、食用菌加工集群)、建设3大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交易物流中心、会展交流中心)、搭建3大平台(食用菌产业管理物联网云平台、产品质量控制平台及农业农村电商平台)。

  建立“三级书记”微信群推动工作开展,县长当“园长”,乡长包基地,支书包大棚,党员做示范,实行一线工作法推动政策措施落实。

  创新菇农利益链接模式与园区内的贫困户有效衔接,1200户贫困户“包棚创业”,1050户贫困户“劳务承包”,3700户贫困户“菌棒托管”,5000户贫困户“基地务工”。

  设立“食用菌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帮助企业和种植户抗御因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原因造成的产业发展风险,让贫困户吃上产业发展的“定心丸”。

  5、南召县示范基地辐射扶贫模式

  近年来,南召县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基地,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县制定下发《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意见》《中药材“三个十”扶贫行动计划》《中药材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等文件,制订了《南召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对中药材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扶贫途径等作出了详细的要求。

  以创建“南召十大中药材基地”为抓手,采取“公司+基地+技术+农户”的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实施规模化种植、区域抱团发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增长,总面积达52万亩,年产值达3亿多元。

  龙头带动提升产业扶贫效益。一方面通过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进,提升龙头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带贫模式,采取流转管护、基地务工、创新入股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9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10家、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的新型经营主体215个,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2600户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发展,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6、内乡县牧原集团5+扶贫模式

  牧原集团携手内乡县委县政府、国开行河南省分行,探索实施了“县委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的“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该模式率先在内乡落地后,快速复制到全国12省39县,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户32万人,累计为贫困户分配收益3.15亿元。

  “5+”扶贫模式由县委县政府主导,组织贫困户成立聚爱合作社,由国开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国家政策向合作社发放扶贫贷款,合作社根据牧原设计要求建设现代化猪舍,再租赁给牧原,确保每户每年获得稳定收益。“5+”扶贫模式以牧原集团为依托,可以保证这种帮扶模式长期持续,贫困群众拥有稳定收益;该模式在当地培育一个优质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

  多途径优先吸纳、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他们在养猪产业链上就业增收。在牧原集团内部,对有正常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直接培训安排就业,对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优先安排在企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目前,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1271人。20个扶贫车间吸纳包括贫困户在内的522人就业

  7、睢县田间学校科技兴农扶贫模式

  近年来,睢县以农民教育培训为抓手,充分利用农民田间学校“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产业”的优势,积极探索农民田间学校助力产业脱贫模式,帮扶全县118个贫困村、28412户、88953名贫困人口脱贫.

  该县围绕东南西北4条精品产业带,建设农民田间学校40所。遴选20多名专兼职教师成立脱贫攻坚特色产业专家服务团。

  以芦笋、草莓、食用菌等产业链上的农民田间学校为基础,成立县农民田间学校联盟,聚合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层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团队等多方面力量开展产业链上的技术帮扶,技术推广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贫困户学习积极性高,融入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推进政策扶持与教育培训相衔接、技术指导与产业落地相结合,围绕扶贫产业开展培训,在生产实践中对受训学员考察考核,对生产技术、经营能力达到要求的贫困户,落实相应政策扶持措施支持其发展产业。贫困户学员通过在农民田间学校的学习,与帮扶对象结成了紧密的产业发展对子,学到了一技之长,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自觉坚定了走产业致富道路的信心。

  8、潢川县稻渔共作扶贫模式

  2016年以来,潢川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充分利用水产资源优势,大力推行以“稻虾共作”为主要模式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县贫困户9300余户,养殖小龙虾8.9万余亩,跟随产业发展一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该县成立了小龙虾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全县大张旗鼓发展小龙虾产业。出台政策对“稻虾共作”连片养殖户给予奖励,对贫困户养殖每亩给予60元补助;为小龙虾综合种养的企业、合作社、加工厂、交易市场提供贷款担保。确保贫困户稻虾种养每亩纯收入达1000元以上,县财政分别给予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每亩各100元的一次性补助。政策引导不但促进了产业发展,也动员更多的合作社、龙头企业与贫困户一起结对发展,将贫困户有效地吸引、绑定到产业链中。

  多措并举、扶持大户做强、引导散户做大、带动新户(贫困户)做好,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以“稻虾共作”推进现代农业、以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以完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产业规范化发展水平。

  9、泌阳县草畜融合发展扶贫模式

  泌阳县抓住“夏南牛”特色品牌优势和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念“牛”字经,做“牛”文章,带动、帮扶全县31个贫困村、1.474万名群众挖“穷根儿”,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创建泌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优势,推动夏南牛产业扶贫工作向纵深开展。全县建成232个夏南牛养殖基地,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达到183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省规示范场3个。与16494户、34550名贫困群众建立了帮扶关系,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

  落实特色产业扶持政策保障脱贫攻坚持续推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吸引带动6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产业直补模式发展“夏南牛”养殖项目。

  采取代种代养、入股分红、吸纳就业等方式,引导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组成利益共同体。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33家肉牛养殖企业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资金近5000万元。

  组织专家讲师团,围绕夏南牛养殖业深入乡镇巡回开展面向贫困户的养殖技术培训。保证贫困户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熟练掌握养殖技术,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10、正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带贫模式

  近年来,正阳县以花生产业为主导,不断壮大规模叫响品牌,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使花生成为脱贫的一大支柱,全县花生种植面积发展到172万亩,种植花生的农民达58万人。产业链年吸纳贫困人口1万多名,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85%以上。

  该县坚持规模种植上着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花生17万亩,采取“六统一”模式,辐射带动全县85%的农村人口从事花生产业,面积达到170多万亩,实现农民人均种植花生收入3550元;依托农业现代产业园三产融合、龙头带动发展花生食用油、花生乳制饮品、花生食品加工产业,实现花生就地加工转化、提质增效。

  发挥园区的转移就业承接功能,给予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对园区内的农业企业、经营主体给予金融带贫扶持;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在园区内统筹布局种植、加工、研发、检测、物流、综合服务六大功能板块,设立专家委员会、花生协会和花生产业联盟,为园内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孵化各项相关产业。

  该县凭借国家级农业现代产业园“金字招牌”引进了维维粮油、鲁花集团、等8家规模知名企业落户;依托扶贫协会带动,聚集全县400余家规模家庭农场、合作社,成立正阳县花生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协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阅读 19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