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0-03-11信息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               

  ——习近平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去年以来,全省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序推进,加快放活承包地经营权,土地流转面积3946万亩、托管面积2652万亩,适度规模经营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达62%。

  2019年5月,我省被确认为全国12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之一。目前,我省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截至去年9月底,我省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居)30373个,占比47.8%,全省改革任务计划于今年10月完成。

  草莓红、蔬菜绿,葡萄架上吐新芽,中牟县官渡镇孙庄村乡谣农场里,大棚内外,一片生机勃勃。

  3月5日,在农场的一座花菜大棚里,村民李海芬正在忙碌着。现在正值蔬菜生长关键期,她在蔬菜行间来回查看,格外用心。地下是滴灌管道、上面挂着黄色粘虫板,施用有机肥的蔬菜菜叶绿油油一片。“你这大棚管理得好啊。”面对询问,李海芬总是笑笑说:“这是俺村的大棚,我是这两个大棚的技术员和管理员。”

  李海芬介绍说,农场和大棚是村集体的,也是全体村民的。她的身份其实没那么简单,她不仅是农场的“打工者”,更是农场的股东。

  从村民变股东,这要从去年村里的一场改革说起。那时,孙庄村只是当地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全村3020人,人均耕地1.6亩,由于外出务工者多,村里的老人、妇女遵循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种植玉米、大蒜、蔬菜等。粗放的生产方式,种植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既增加了劳动力等成本,也难以控制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产品质量相对较差,无法应对大市场,效益难提高。

  在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中岭眼里,“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让村民陷入“赚三年、赔三年、不赚不赔又三年”的困境,急需让经济“活”起来、“动”起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春风,给孙庄村送来了发展契机。新形势下,如何蹚出一条传统平原农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孙庄村提出,要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把资源资产整合起来、把乡村产业发展起来、把集体经济壮大起来。2018年,村集体注册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全民参股+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模式。

  围绕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孙庄村探索出五种入股模式,即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入股、农机入股、人才入股。整合土地、资金等资源,孙庄村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一期整合土地1800亩,成立乡谣农场,建成钢骨架大棚50座、日光温室153座及5800平方米的现代化育苗棚一座。目前,已发展生态葡萄园165亩、有机蔬菜160亩、有机瓜果96亩、水产养殖100亩,园区二期300亩冬枣园已栽植完毕,300亩猕猴桃正在栽植中,初步形成了以绿色果蔬种植为主的产业布局。

  “资源变资产,规模化带来的产业提质,带火了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村民以各种形式入股,变身股东,则激活了村民的干劲儿。”孙中岭说,如今,50多家企业争相采购农场生产的有机蔬菜。

  从分散到集中,孙庄村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去年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年收入334.8万元,为305户入股村民分红120万元,村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


阅读 3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