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南新区“环境整治”:30万村民动手改变家乡风貌

发布时间:2020-07-07信息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河北冀南新区“环境整治”:30万村民动手改变家乡风貌

  冀南新区高臾镇四街村内正在整修的道路。环境整治开始后,村民们自发行动,成为整治家乡风貌的主力军。 王天译 摄

  延续了几十年的违章建筑自己动手拆除,狭窄曲折的街巷被整治成宽阔笔直的街道,下水管道覆盖139个村庄的每一户家庭,353平方公里内所有生活垃圾都有人定时清扫……在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乡村面貌正在发生巨变。

  冀南新区是河北省政府继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之后批准设立的第三个战略发展新区,下辖9个乡镇(街道)、139个村庄,全域面积353平方公里,人口31万多。

  由于地处黑龙港流域,土地沙化严重,农民收入不高,多年来,当地形成了村庄内垃圾随意丢弃、污水就地排放,私搭乱建成风的现象。为改变乡村陋习,展现新区风貌,2019年10月,冀南新区党工委决定,针对河库沟渠、公路路域环境、农村人居环境等,在新区开展一场以违法占地和违法建筑清零、全域绿化提升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高臾镇四街村,村民将家中弃用的水缸摆放在村口,代替了耗资巨大的牌坊。 王天译 摄

  “政府是在做一件好事”

  时隔8个多月,王付河依然记着去年10月份,村子拆除违建时的情景。

  王付河是冀南新区高臾镇西玉曹村村民,几年前,他在村里建了一个小型加油站。去年10月,乡镇干部来到家中,向他宣讲了新区要拆除违建的决定。起初,王付河并不在意,村里的违建多了,每次都说拆,可谁家真拆了?

  可接下来几天,村子里的大喇叭也开始了广播,一遍遍宣讲环境整治的重要性。王付河有些动摇了,他觉得“喇叭”说得有理。正犹豫着,王付河发现,邻村的村干部和一些“关系很硬”的商人们开始主动拆除自家的违建。

  “他们都拆了,我还有啥理由不拆?”王付河说,村里人爱比较,比的是什么?比的是一种公平。曾经,你家多占一个房檐,我家就要多修一个门台。如今,家家都在拆,拆除的不仅仅是违建,也有村民们多年结下的“疙瘩”。

  冀南新区林坛镇关庄村,村民将废弃的轮胎制成盆景,摆放在修葺一新的街道上。 王天译 摄

  这种“公平”让王付河甘愿自己动手拆除油站。拆着拆着,他发现,村民们都自发行动了起来,大到整栋的二层小楼,小到路边搭建的厕所、鸡棚,很多几十年的违建被清理得一干二净。

  曾经犬牙交错的街巷变得宽阔平坦。“能过消防车了,这是拆出了救命通道啊!”经营加油站多年的王付河对此感受颇深。当听说村里还要为各家各户通上污水管道、重新修整街道后,王付河感觉到政府是在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件好事,他毫不犹豫地捐出了3万块钱。

  据统计,自去年10月以来,冀南新区共拆除违建66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24万立方米,打通的断头路、清理出来的“生命通道”更是不胜枚举。

  暑期将至,正午骄阳似火。高臾镇四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苗希指挥挖掘机挖沟,他想赶在汛期到来前,将污水管道铺到全村每一户。

  村民宋宝龄举着测绘尺,一丝不苟地进行测量。“看着村子越来越整洁,咱心里舒畅,给自家干活,不给钱也有干劲儿。”宋宝龄说,他在工地上做测绘工作,这次村里施工,他请了几天假来支援家乡建设。

  张苗希说,村里大部分整治都是村民们自发完成的,他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见过村民们如此积极主动、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地参与村内事务。正因为有了村民的参与,造价原本近百万的整治工程,他们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价格就做下来了。

  2019年10月,环境整治开始后,村民们自发行动起来整治家乡风貌。 南城乡政府供图

  “垃圾都清理不了,你还当什么干部?”

  “垃圾都清理不了,你还当什么干部?”冀南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万春在一次环境整治动员大会上说。在之前邯郸市的“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排名中,冀南新区曾名列倒数第一。

  “一个污水横流、违建丛生、脏乱差的地方不可能有人愿意来投资,更不可能将冀南新区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杨万春说,经管委会讨论研究,决定通过这场环境整治,在彻底改善当地农村风貌的同时,把区、乡、村三级干部放到一个平台上去比拼,既锻炼干部队伍,又促进干群的交流融合。

  活动开始前,新区管委会安排电视台对全区9个乡镇(街道)逐村进行了暗访,把私搭乱建、污水横流、垃圾围村等场景全部记录下来,制作了《冀南新区生态环境现状》专题片在动员会上播放。随后,新区以每个乡镇(街道)为一个单元,全区共成立9个分指挥部,每个新区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一个分指挥部指挥长。所有区直部门下沉乡镇一线,编组到9个分指挥部,与乡镇干部协同作战。

  为了保证拆违有据可依,新区将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市相关文件明确的政策标准,整理汇编成册发放到干部手中,做到出手有依据,工作有支撑。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每天召开调度会,及时定向、把关、纠偏。

  活动当中,新区还每月进行一次观摩评比,对整治效果突出的乡镇授予流动红旗,给相对较差的乡镇流动黄旗,“要让担当有为者闪闪发光,更要逼混天度日者尽早退场。”杨万春说。

  在政策的激励下,冀南新区的党员干部都下沉到一线,和村民们同甘共苦,共同建设家乡。时间长了,干部熟悉了每家村民的情况,村民们也愿意把心里话掏出来给干部们说。

  “每次走到村里的大街上,很多群众远远看到就热情地打招呼,有的还拉着让去家里吃饭,很多企业还有群众把手套、矿泉水、饮料纷纷送到拆违现场。”光禄镇党委书记李立新说,这是在办公室体会不到的成就感,他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的含义。

  南城乡西羌村,村民自行拆除违建后,正在整治当中的街道愈显开阔。 王天译 摄

  “人心齐,泰山移”

  太阳西沉,落日的余晖将人的身影拉长。南城乡前羌村,吃过晚饭的村民们陆续来到村委会,一边纳凉,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商量明天的道路该怎么修,健身广场该怎么铺。如今,一同参与村里的事务,共商共建,已经成为村民的一种习惯。

  “从来没见人心这么齐过。”林坛镇关庄村党支部书记关治国说,为了将一条路拓宽修直,有的村民自愿让出了部分宅基地,有的村民推出自家的小推车,一车车将坑洼填平,大家你一砖我一瓦,一条脏乱了几十年的乡间土路,一个月的时间,就修成了宽阔的柏油路。

  在关庄村,笔直的街道两旁,一排排轮胎盆景格外醒目。关治国说,这是村民们自己发明的,将三条废轮胎堆在一起,外面涂上色彩,里面填土种花,既利用了废物、美化了家乡,又能提醒过往车辆保护村民住房,一举多得。

  走在冀南新区,你不时会看到用水缸或碾盘做成的村标村景。“有建村口牌楼的钱,还不如多修一段路,多买两个健身器材。”林坛镇党委书记陶强说,村子怎么干,钱该怎么花,都是村民说了算。在村民参与下,拆除的旧房砖铺出了广场,旧楼板则切割出来砌成了水槽,节省出来的成本,又投入到了村貌整治的其它工作上去。

  是什么让村民的参与度这么高?村民陈晓辉把记者拉到家中,指着窗台上三层玻璃的窗户说,这种在东北用来御寒的窗户曾经是当地村民家中的“标配”,“东北是用来防寒,我们却是为了防土”。原来,由于村旁的多条道路年久失修,频繁过往的车辆带起了大量灰尘,多年来,村民们有窗不敢开,有院不能待。

  “现在你再看看。”陈晓辉边说着边打开了窗,窗外树荫下的格桑花开得正艳。陈晓辉用手在窗上摸了一把,指腹上只有淡淡一层灰尘,“你说,政府把工程干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老百姓能不支持吗?”

  “人心齐,泰山移。”杨万春说,有了群众的参与,冀南新区只用了很少的投入,就在短时间内让辖区139个村庄都实现了下水管道全覆盖、生活垃圾定点清的目标。同时,新区还在环境整治中植树718827棵,绿化面积8764亩,是前几年的总和,改变了当地地方道路几乎没有绿化的历史。

  清洁的城区也开始吸引更多企业的关注,今年上半年,冀南新区新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157.4亿元。(记者王天译)

(责编:陈思危、史建中)

阅读 10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