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齐鲁样板鲁南篇章——枣庄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0-11-20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枣庄是山东的“南大门”,物种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素有“鲁南粮仓,林海果园”之誉。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锐意创新,深化农村改革,被评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农业,被评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承担三项国家试验示范任务的地级市。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东省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枣庄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实施“三区共建”“六力齐发”,多个典型做法被国家、省领导批示,在中央、省媒体宣传,走出了一条绿色引领、改革开路、高效生态的乡村振兴之路。

高位推动聚合力。乡村要振兴,机制是保障。枣庄市成立了书记任主任,市长、副书记、副市长任副主任的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成立了市级领导牵头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工作专班。各区(市)均成立了书记任主任的党委农委,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全市一盘棋的领导和工作体系。构建了1+1+5+N”的政策体系,“1+5”的考核体系,1个监测标准体系,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初步建立。

产业引领强动力。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这是“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的具体实践。近年来,通过推行“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创建了涛沟河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11个,农业产业园9个,产业强镇18个,农业龙头企业38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55家,家庭农场示范场215家,“三品一标”348个。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率达到91.8%。市中富源合作社被列为全国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创建活动,发放贷款1.98亿元,创建样板村97个,覆盖所有镇(街)。2018年以来,共完成国家改革试验4项,新争取改革试验任务2项,为全国农村改革提供了枣庄经验。

人才创新添活力。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唯有蓄好人才之水,才能养好发展之鱼。实施乡土人才培育示范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枣庄职业学院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全市59人获“枣庄市乡村之星”称号,34人获“齐鲁乡村之星”称号;柔性引进农业高层次人才23人。今年培训新型经营主体1619人,现代青年农场主130人,农业经理人30人,高素质农民5000余人。山亭、薛城、高新区等地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枣庄特色优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飞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

文化提升软实力。乡村要振兴,文化是灵魂。枣庄市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乡村文化振兴全过程。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传承挖掘具有鲁南特色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传统文化。峄城程庄成为文化网红村。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设“孔子学堂”“农家书屋”共建示范点。启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承乡土味道,留下文化根脉。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送戏演出2138场,覆盖率达到91%。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525个,实现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共建成文明实践中心7个、文明实践所65个、文明实践站2481个,乡村发展的软实力不断提升。

生态支撑持续力。乡村要振兴,生态是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枣庄市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创,全市建成美丽乡村498个,正在创建816个,建设了不同风貌、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33个。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累计改厕40.9万户,基本完成涉农街道农村改厕,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119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滕州市污水处理“五种模式”被列为全国典型。全市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43631户,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良好生态环境成了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组织优化保障力。乡村要振兴,组织是根本。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基层党员是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全市以“村村都有强书记”为目标,深化村党组织带头人优化提升“1+X”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0名村党组织书记。实施村集体经济“破五万”“进十万”计划。全市“破五”村达到171个,“破十”村达到328个。全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596个,合作社为村集体增收最高达10万元。发放发展集体经济“增量奖”701万元,真正让发展者受表彰、实干者得实惠。

时代呼唤担当,实干永无止境。枣庄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好齐鲁样板的鲁南篇章!

编辑: 提文凡 作者: 朱振华

阅读 7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