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薛城区:大棚结出“致富果”

发布时间:2020-11-27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1159点,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巩湖村连片的蔬菜大棚内热气圤面,人们正忙着采摘辣椒。

“突!突!突!”响起了机动三轮车启动声,村民孙启伟正要把刚刚采摘的薄皮辣椒拉去附近的白楼收购点销售,他爱人褚福霞留在大棚内采摘剩下的辣椒。

也不怪褚福霞着急,今年,她家种了10亩秋季大棚辣椒,当下正是收获的季节,价格攀高,他们争分夺秒要把收获的辣椒送上市场。“早上5点就来到大棚摘辣椒了,天还黑着,我们就头戴探灯。”说着,褚福霞把一大把刚刚摘好的辣椒放进袋子,“能挣到钱,咱农民不怕辛苦!”

说话的功夫,孙启伟驾驶着机动三轮车回来了。“行情怎么样?”褚福霞问。“老行情,4.1元一斤,398斤,今天早晨摘的辣椒卖了1631.8元。”孙启伟高兴地给妻子报着价钱。

“种大棚还真挣钱!”孙启伟边说边走进大棚,和妻子一起继续采摘辣椒。

10年前,孙启伟跟大伙儿一块到上海打工。那时候的他,一没知识,二没技能,在外只能靠拼体力、拼时间拿到微薄的工资。

转机发生在2001年,孙启伟的大女儿出生,两个人一下子变成了三口之家,妻子劝丈夫回村照顾家,一面是家庭,一面是在家门口挣钱无门的窘境,这让孙启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怎样才能突破眼前的困难,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呢?

恰巧此时周营镇号召村民种植蔬菜大棚。这无疑像黑暗里的一束光,照亮了孙启伟、褚福霞的生活。不过一连串的问号也随之而来:蔬菜大棚怎么种?效益怎么样?如何开拓市场?稳定不稳定……这些不确定因素也让孙启伟心里直打鼓。

没技术?不怕!镇上派来了蔬菜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没资金?不怕!农户只要自己支好竹坯,塑料薄膜镇上提供。没有水源浇地?不怕!镇、村联合打了6口井。孙启伟、褚福霞夫妇和村里所有盼着致富的乡亲们一样,准备大干一场。

孙启伟很快建好了大棚,土豆种子埋进了地里。浇水、施肥、打药,每天给大棚盖、掀草苫子。“土豆豆变成了金豆豆,当年土豆就获得了大丰收,也卖上了好价钱!”说起当初种大棚的情景,孙启伟记忆犹新,“就是靠当初镇、村提供的一个机会,村民们牢牢抓牢了大棚种植这个钱袋子。”

巩湖村党支部书记孙中快告诉记者,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蔬菜大棚,几乎没有外出打工的。巩湖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运营模式,由党支部领办,进行标准化、精细化种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入社会员不断增加,上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

如今孙启伟流转了村里的8亩土地,搞起了蔬菜规模种植。春季的土豆、夏季的毛豆、秋冬的辣椒,如此循环,地和人都没闲着,钱袋子更是鼓起来了。孙启伟算了一笔账:一亩春土豆一季收益1万元、毛豆2000元、秋延迟辣椒1.2万元,除去10亩大棚的投资,年纯收入可达14万元。

“虽然早出晚归,但是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每天不耽误接送孩子、照顾老人,生活幸福着呢!”褚福霞高兴地说。

编辑: 提文凡 作者: 王德琬 通讯员 张 生 丁 梅

阅读 15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