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富源)“一园+四中心”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发布时间:2020-07-10信息来源:山东省农民合作社网

——枣庄市市中区富源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探索创建了“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创建了以“一园+四中心”为载体的综合农事服务平台,组建了“农机耕种收+田间管理+粮食烘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队伍,打造了“中心+农户”、“中心+村”、“中心+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模式,拉长服务链条,拓展服务范围,针对土地收益,通过探索解决“谁来服务、怎么服务”的问题,积极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可复制的为农服务发展之路。

 

 

 

 

枣庄市市中区富源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服务模式图

 

 

“一园+四中心”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小农户

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枣庄市市中区富源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枣庄市市中区富源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以专业化服务为依托,采取全托管、环节托管多种模式,提供土地托管、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机农艺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贮销售等“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有效解决新时期小农户生产的难题,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和互利共赢。

围绕“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才能有效缓解和解决当前粮食价格“天花板”和粮食生产成本“地板”双向挤压,导致农业效益持续下降的问题,尤其是围绕小农户生产效益提升的问题,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模式探索,通过整合资源,组建综合服务队伍,创新服务模式,拉长了服务链条,提升了产品品质及产量,有效增加了农户的收益。服务中心服务8万余亩耕地,带动周边1.2万农户年增收170多万元。

一、打造综合农事服务平台,创新运作模式

近年来,服务中心立足当地实际,着力创建以“一园+四中心”为载体的综合农事服务平台。“一园”即“全程农机化现代农业示范园”,服务中心全托管市中区付刘耀村2000亩土地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园,主要开展先进适用的农机农艺融合、新机械、新机具、新技术、新品种、先进种植模式的实验示范推广应用。“四中心”即“农机装备服务中心”、“粮食烘干服务中心”、“信息化和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服务中心”、“农资综合服务中心”,占地4000平方米,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

服务中心拥有专业的服务队伍,下设农机耕种收服务队、田间管理服务队、粮食烘干服务队等,服务中心建立健全规范了人员管理、服务管理、作业标准等管理制度,农机具统一喷涂标志,制定了《冬小麦、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技术规范》,指导农机、农技人员全面掌握农机化技术,从粮食生产产前、产中到产后各个环节,开展统一的标准化服务,打造了一支“专、精、高”的服务队伍。服务中心还注重合同管理,在对农户及合作社服务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的服务合同,明确责权、义务以及服务的方式和价格。同时,健全完善服务流程,特别在无人机飞防服务方面,建立了“客户需求沟通—签订服务合同—开展规范服务—客户签字认定—评估服务效果”的规范化流程。

二、以满足多元化需求为宗旨,高效开展托管服务

服务中心瞄准小农户生产与农业发展对接难的现实情况,立足自身装备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和运营方式,运用服务中心设备设施、技术及资源优势,通过“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销售”,探索打造“一站式”为农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全托管和环节托管等多种托管服务。

围绕常年外出打工或无劳动能力的农民,通过实施全托管服务,开展良种、农药、化肥统一供应,实施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及全程机械化服务(耕、种、收、管、烘、储等)等综合服务,在不降低农民外出打工收益及无劳动能力种地造成的损失情况下,既没有增加农民的种地成本,还保障了土地的收益,有效解决了当前小农户的种地难题,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互利共赢。

围绕农户不同需求和其他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服务中心开展自主灵活、方式多样、规避风险、适应性强的“服务中心+农户”“服务中心+村”“服务中心+合作社”等环节托管服务,为农户、村和合作社开出“服务套餐”,服务结束后由农户验收作业质量,合格后和农民结算服务费用,生产的粮食可卖给服务中心,也可由农户自己支配,保障了农户收益最大化。

同时,服务中心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项目托管服务。依托自身优良的装备优势和技术能力,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项目,先后承担了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小麦一喷三防”“小麦宽幅精播”“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土地深松”“机械化生态沃土工程”等项目托管服务,累计作业面积20余万亩。

三、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规范,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中心在抓好自身硬件建设和服务质量的同时,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积极建立人才、技术长远规划,探索拓宽服务领域,努力实现自身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服务中心每年拿出收益的10%,下大力气抓好社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一方面,聘请了山东农业大学、枣庄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名农机农艺专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现场指导,为发展壮大服务中心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安排机手到农机生产厂家和全国农机博览会参观学习,积极组织参加或开展农机实用技能培训,参加农机驾驶、农机维修等技能比武,不断拓展机手视野和技能水平,提升中心服务实力

二是制定技术规范。遵循当地农业生产的规律,立足于自身社会化服务的现实需求,本着“务实管用”和“先进适用”的原则,制定了《冬小麦、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技术规范》,努力提供高质量、规范化的社会化服务。2019年6月,服务中心承办全国农机合作社生产作业技术规范研讨会,来自中国农机化协会、农业农村部试验鉴定总站、沈阳农业大学等团队、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三是丰富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合作,打造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飞防公司联合开展无人机使用教学及土地航拍测绘等活动,建立飞防教室,开展植保无人机技术及植保防护培训;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借助市中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新增拖拉机无人驾驶导航和生产作业管理平台;与江苏镇江润果农业(京东农场)开展战略合作,为其提供无人机植保和跨区水稻收割作业服务。

服务中心“村社户”合作为载体,推行多种模式的托管服务,不仅实现了多方共赢,为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贡献。一是推进了农业绿色发展服务中心在托管地块全面推行农药、化肥统一供应,优先选择优质、高效的农资,通过规范的植保作业,定量喷药、配方施肥,有效减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污染。同时通过开展秸秆粉碎还田、打捆等作业,杜绝秸秆焚烧隐患,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二是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以低于市场价10%以上的作业费用,开展“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全程标准化服务,极大地减少了农民的支出。同时,“一条龙”的作业服务,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了粮食产量,还可以让农民在农忙时节安心外出务工,保证打工收入。三是促进贫困户脱贫。服务中心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主动参与扶贫脱贫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承担政府项目为依托,拿出不低于项目额度的20%用于帮扶贫困户,累计列支4万多元,帮扶贫困户30余人。


阅读 10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