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启动八大行动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
发布时间:2020-12-03 09:13信息来源:农业之友
新型人才培养行动
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实施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双百”工程,未来5年建设100门左右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100名左右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依托河南农业大学等省内涉农高校,探索推进实施基层农技推广定向培养生计划,健全定向培养生就业办法,支持定向培养生专业发展,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定向培养基层农技推广人才。
专业优化攻坚行动
优化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以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构建新农科专业设置管理体系。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全面启动新农科建设,培育、申报和建设20个左右的新兴涉农专业,调整淘汰不能适应农林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老旧专业。
课程改革创新行动
整合河南省农林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一流农林学科课程和课程群。探索跨校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推行跨校选课及学分互认,形成优质课程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对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体系。
针对农林高校在线课程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开展在线课程战略研究,开展新农科教学交流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学业水平。加强教材研究,着力开发体现科学性、前沿性、普适性的精品教材。
实践基地建设行动
重点加大实践教学资源建设,鼓励各涉农高校与行业部门、兄弟院校、龙头企业等合作建设一批农林类校内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搭建区域性共享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农林高校大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素养,提升涉农高校大学生专业技能。
完善创新学分认定制度,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导师培训,建设200名左右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优质师资培育行动
依托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共建20个左右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基地,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推动培训常态化,探索实行培训学分管理。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开展岗前和在岗专业科目培训。
提高教学工作量报酬,加大对教师教学业绩的奖励力度,确保教学奖励与科研奖励相平衡。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在职称评定中加大教学为主型教师的名额分配比例。
协同育人强化行动
探索涉农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模式。推进涉农高校新农科建设联盟与河南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开展战略合作,力争新增 5个左右国家级、20个左右省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引企入教”,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争建设3个国家级、15个左右省级农林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推动科研反哺教学,鼓励教师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项目,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
开放合作深化行动
聚焦开放办学,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科教合作。重点推进涉农高校与国际名校的战略合作,以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为原则,利用合作双方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建设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积极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新模式,与合作国家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
质量文化建设行动
建立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全流程全领域监测。
强化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全程监控,通过动态监测、定期评估、自评自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专项督导、综合督导和协作督导等,建立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核心的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薛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